装备有大量的民24/马克沁重机枪和日本三年式/92式重机枪,现在既要全军弹药统一又要尽量省钱,就得用一根新的7.62的枪管把这些枪的口径改过来,以发射苏式7.62x54r弹药。
“老周,”刘鼐说,“有新的装配任务,要从你这里调100根重机枪管。这个项目我来负责。如果顺利的话,过个半年,之后每个月我要从你这里调走100根枪管。”
“是!”车间主任老周回答,“不过刘局长,我们现在生产任务很重,为了满足任务需要,现在已经采取部分加班以扩大产量了。”
“那就当你们扩大产量扩得没有那么充分,每个月少造了100根枪管。”刘鼐拍拍老周的肩膀,“哦,这100根枪管我要亲自挑选,要品质最好的,内膛没有任何瑕疵的。”
……
“枪弹发射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或者说后坐力如何从枪管传递到肩膀上?现在这支步枪就是在枪管下面弄一个凸起或突出的卡勾,卡在
木质的枪托-护木相应位置凿好的坑里。木质纤维用久了会磨损会变形,凸起与小坑的啮合就会松动。而且一体化的护木和枪托会受潮或脱水慢慢变形,而且现在很多步枪是装着刺刀要白刃格斗的,用久了更会变形。”
唐华、刘鼐和两名技工坐在一起,唐华拿着一支半拆开的中正式,向三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我要用金属底座结构来连接枪管和枪托。机匣固定在刚性底座上,底座的末端就是抵肩板,也就是说底座才是承力的真枪托,旁边贴上两块塑料或者木质的东西是为了射手携带时方便些而已,不承力。当然,这支枪绝不安装刺刀。”
“注意我刚才说的话,底座是和机匣固定的而不是和枪管固定的,实际上枪管出机匣之后其实是悬浮的,不被任何额外的东西固定住。与下方的护木也不直接接触。两脚架也装在护木上。”
“所以你们要注意枪管与机匣固定时的加工工艺,这是枪管唯一的固定点。……机匣上方的导轨也同样,用最高水平的加工工艺,因为这是安装瞄准镜的地方。”
……
“唐部长,子弹也要有讲究?”来到子弹厂,刘鼐问唐华。
“子弹很重要。”
在生产线的中间,唐华随手抓起一把没装配到弹壳上的弹头,用分析天平称了其中几枚弹丸的质量,让刘鼐看其中的误差。
“除了重量有误差,子弹头的质心也有误差,这更加影响射击精度。不管是铅芯还是钢芯还是铜被甲,在流水线的机器上生产时并不能保证每个子弹头都完全一样,铅芯偏了一点点,子弹的质心也就偏了。往弹壳里填发射药也是机器自动装填的,量也有偏差……普通步枪用这种子弹无所谓,如果是要打得特别准,需要找一些熟练工组织专门的车间,手工装配子弹。”
刘鼐:“我只是想搞一支准点儿的步枪而已……没想到动静这么大。”
唐华:“我还想连子弹都一起换呢,这个以后再说吧。老刘,这枪的样品造出来,就叫八一式狙击步枪吧,呼应当年的八一式马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