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唐山海行 > 第779章 义军齐聚

第779章 义军齐聚

难怪党项人不肯背城结阵,他们就是要以自己为饵,吸引渔阳铁骑来吞这块看似最不堪一击的“肉”,却不料成了咽不下吐不出的钩饵。\w!z~s+b,o.o*k*.^c¢o_m/

吐蕃人称党项羌为饵药,今日似是应了谶纬。

三路骑兵中回纥、契丹在右,于阗独居其左,兵分两路,插入燕军阵中,登时拉开两道深深的口子,将燕军分割为三段,此番来袭的燕军数万大军,真正的同罗精锐不足万人,此刻皆闲在中段。

内里有一个吞不掉的回纥、党项弓阵,外面有于阗、回纥、契丹骑兵的包抄,被压缩在一个促狭的战场上,纵有通天本事也不得施展,夹击之下损失惨重。

圣人捻须道:“四路大军调度得法,张弛有度,为其擘画的统帅倒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江朔心道:“不错,四支军队配合如此亲密无间,绝不可能是各自为战,定然是有人在总揽全局,时至今日圣人倒是变得明睿起来了。”

转而又想到:“党项首领拓跋守寂、于阗王尉迟胜都堪称大将,李怀秀虽有些急躁、泥礼却是个战略高手,至于回纥骨力裴罗的两个孙子也都是人中之杰,却不知道他们之中推举了谁做主帅。”

却听圣人又道:“贼兵的将领亦藏在暗处,今日贼兵虽然处处落了下风,但此公虽危不乱,贼兵毕竟人多势众,交战持续的越久,对贼兵就越有利。”

李亨亦慨叹道:“别看现在勤王之师占优,只怕胜负犹未可知。”他话语中的焦虑只在于担心燕军反败为胜,却没有圣人更深的对这些军队意图的忧虑。

江朔却在想:先进城偷袭的七人皆擅统兵,尤其是尹子奇、崔乾佑,唐军多次败在他们手上,方才几人忽然消失,只怕是见偷袭不成,便出城统军来强攻了。+w`d?s,c¢w¨.·n¢e_t^

他目光在战场上来回扫视,想要找出几人的身影,如圣人所言,若能找出敌军统军之人,便能彻底击溃贼兵了,只是从城头往下去,数万燕军如黑色蚂蚁,又没有鼓号、旗帜,对方刻意隐藏的话,如何能轻易找得出来?

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却听东面喊杀声四起,这次来的竟是步卒,不,他们不是士兵,来人不下数万,都是百姓的打扮,皆举起红旗,原来是义军。

大唐唯禁盔甲,百姓拥有刀剑却不稀奇,这些百姓打扮的人或持猎弓远射,或持刀尖枪矛近战,更有许多奇门兵器,其中许多人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

这些江湖豪侠各自为战,对于号令整齐的燕军铁骑来说,本不足为惧,但此刻各路人马混战在一起,骑兵不过是装备精良一些,无法形成泰山压顶般的碾压优势,单对单,武林人士与身手笨拙的具装骑兵,各施本领尚有一战之力。

但见他们一个个捷如猿猱,有的用枪矛将贼兵打下马来,有轻功好的跃上马背将贼兵贯下来,更有下路的高手专削马足,一旦骑兵坠马,早有人在下面等着,从甲缝处以短刀刺入结果了贼兵的性命。

江朔慢慢的竟能从来人中分辨出几个领头之人来,率领刀枪步卒的是关内的老英雄谢延昌,带领弓箭手是河北的青年俊杰王栖曜。

江朔喜道:“是漕帮、江湖盟的弟兄们来了!”

又见队伍中有黑白黄褐四股人流,他们虽也是布衣,却穿着整齐,行动一致,是四支僧侣队伍,两支队伍挈着旗帜,一为莲花十字旗,一为烈火飞腾旗。

另两支队伍虽无旗帜,却忒也得好认了,黄袍黄冠的是道士,褐衣光头的是僧兵。~d.u_o′x^i~a?o?s+h_u`o·.′c^o~m¨

江朔颇感振奋,赞道:“景教、摩尼教、茅山、少林四教也来助战,却看不清领头的是哪位大德。”

江朔越是喜悦,李隆基父子的心就越往下沉,早听假裴旻说江朔是什么“江湖盟主”,没想到这什么帮什么盟竟能聚集起数万人之众,更想不到,还有胡人教派来助拳,尤其摩尼教是李隆基钦定的邪教,没想到这些年来竟然悄悄发展到如此壮大。

江湖豪杰虽然杀伤了大量贼兵,但他们并非军队,与全副武装的铁甲骑兵交锋不啻于以命相博,自身伤亡亦十分惨重。江朔看着城下血战焦灼又忍不住想要跳下楼去助战。

正当此时,西面尘头又起,竟然是吐蕃骑兵去而复返了,城楼上众人皆心道不好,吐蕃人方才连续两度遭袭,以致溃败逃离,但他们损失并不惨重,此刻战事焦灼之际,他们转头杀了回来,对联军及义军绝非好消息。

只是那吐蕃骑兵好生奇怪,江朔目力极佳,展目望去却见吐蕃人一个个丢盔弃甲,竟比去时还要狼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