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几年前,李景隆定会出言安慰。\x~i+a.n,y.u-k`s~.?c`o_m?
而且他会选择性的只看到李至刚,值得赞同的一面。但现在的他,更多的领悟到,其实官场之上权利之中哪有对错?所谓的对错,全是立场。他慢条斯理的继续泡茶,耐心的等李至刚说够了,才缓缓开口,“以行,你到本公这哭诉,不单是为了哭诉吧?”李至刚慢慢抬头,擦去脸上的泪水。看着李景隆开口道,“公爷,您得帮我,我这辈子,从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哎!”李景隆叹息半声,“你是讲规矩的人,应该能想到,真正能给你主持公道的只有皇上和太子!李某我...呵呵,凉公的锋芒,我可不敢碰触!”“或者....”李景隆沉吟片刻,笑道,“殴打朝廷大臣,本就是重罪。况且以行你,乃是一部的尚书,国之重臣。上书弹劾,必然有大臣站在你这边....”“没人会撑我!”李至刚咬牙道,“因为我在朝中,除了您之外,没朋友!”说着,他正色看着李景隆,“我知道,我若公然上书,皇帝和太子必然会处置蓝玉。但.....雷声大雨点小。如今东宫一系,无不希望蓝玉独掌兵权。他们自然会帮蓝玉鼓噪开脱,而在此情形之下,对他的处罚也无非是罚俸道歉,最多闭门思过。”李景隆心中暗道,“他倒是心里清楚!”现阶段,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扫清了所谓的李善长集团之后。太子朱标已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真正接手大明帝国的军国大事。武人集团依旧庞大,而在这时候,重重处置蓝玉的话,无疑又是一场....肯定是一场即使是他们父子二人,都难以按耐的风波。再者,刚立下大功的蓝玉,正是太子朱标在军中树立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也是最忠于太子朱标的,最合适统领十九万兵马的京师大营的人选。“我...”此时,又听李至刚咬牙道,“现在也不想把事闹到御前!”这话,深合李景隆的心思,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所谓跋扈,不是一天养成的。经此一事,在打了一部尚书又安然无事之后,蓝玉集团势必更加的跋扈猖狂。那么他们会在日后,咎由自取的路上越走越远。而那时,将是他李景隆未来窃国谋划之中,第二个最重要的节点。想想确实有些可惜。他们本来是英雄。想想也确实很是暴虐残忍。百战名将,将星熠熠的武人集团,将会被屠戮一空。可这件事,跟他李景隆没有关系,不是他亲手造成的。他也无力挽回,只能顺着这条轨迹,默默前行,走到最后笑到最后。“如今朝中刚闹了李善长的案子,这时候确实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李景隆顿了顿,开口道,“而且毕竟.....打人无好手,骂人无好口。你和凉公之间的事,一时半会吵闹不休,引得朝堂之上拉帮结伙,会引得皇上和太子不满!”“不过,你也放心。两位爷不是糊涂的人,他们见你晓得轻重。自然会补充你!”说着,李景隆拱手笑道,“先恭喜以行了,说不得近日,会有太子少保,大学士等尊职加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岂料,李至刚话锋却陡然一转。“打了我,我扳不倒他。不代表以后我就扳不倒他!”“所以,我来找公爷您,不单是哭诉,也不是让您帮我说话,而是要您私下帮我!”“他的敏感度太低了!做官是把好手,但权谋之术,是半点都不通!”李景隆闻言,皱眉沉思。任何一名官场上的老狐狸,心里若是打了徐徐图之的心思。都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表现出来,更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到李景隆面前来哭诉。真正的老狐狸,是打碎了牙,面若无事的往肚子里吞。怎么会闹得沸沸扬扬呢! “捕鱼儿海一战!”李至刚突然压低声音,“肃镇官兵出力甚多,而公爷曾统领肃镇,颇有威望!”说着,他探头道,“蓝玉不法之事,中枢鲜有耳闻。但军中将领,必然知之甚多!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而今,我又掌管着兵部。”“希望公爷给我引荐肃镇的将佐,方便我可以暗中收集蓝玉在北征之时,种种不法行径!”有点不知好歹了!李景隆面无表情,但心中却在冷笑。且不说他这兵部,相比于五军都督府就是个人形图章而已。蓝玉晋升国公之后,军中威望一时无两。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