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上午十点左右。¢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延庆府的知府高大人要开堂审案子了。
审的是老铁庄段家告本族媳妇杨氏偷他们家锻体秘法的案子。
不过这案子没在大堂审。
是在府衙的二堂审的。
堂上正中间,知府高长山坐得笔直。
两边厢房里,蔡同知、周通判,还有管刑狱的几个官员分坐左右。
高大人抬头瞅了眼天色,看时辰差不多了,‘啪’地一拍惊堂木,高声下令:
‘带原告被告上堂!’
没一会儿,段家父子和杨娘子就被差役带上来了。
这段家父子是连夜被官差从老铁庄押来的。
半夜官差哐哐砸门的时候。
父子俩吓了一大跳,还当是私卖兵器的事露馅了。
等官差说是蔡同知让他们连夜去府衙候审。
父子俩这才松了口气。
想着准是蔡同知都打点好了,让他们去走个过场。
赶紧揣上银票,连夜跟着官差往府衙赶。
可他们哪知道,这官差根本不是蔡同知派的,是那位齐先生安排的。
父子俩在衙门门房硬挨到天亮,总算等到开堂。
刚被带上二堂,抬头一看就傻眼了。
原以为今天主审的不是蔡同知就是周通判,谁知道。
坐在正中央主位的,竟是知府高长山本人。
父子俩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一下。·看¢书\屋~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正发着懵,被告杨铁心也被差役带进来了。
杨铁心一露面,蔡同知和周通判都愣住了。
按他们想,女牢房那些管事婆子可都不是什么善茬。
平时送进女监的女犯,头几天都会被那些管事婆子折腾得很惨。
过堂的时候,个个都蓬头垢面,身心疲惫。
这杨氏也没什么门路,被关进女监肯定也不会好过。
这蔡同知和周通判,就等着杨娘子在监牢里吃点苦头。
过堂时,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但眼前这位杨娘子的状态,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不但神态自然,精神饱满,身子看着还更丰满了些。
两人想不通,现在女监的伙食这么好?
怎么可能还吃胖了。
其实他们还真猜对了。
别的女犯也杨在监牢里伙食不咋样,但这几天,杨娘子确实吃得非常好。
这女监里的张婆子,为了讨好杨铁心,这几天真像伺候祖宗一样孝敬。
每天端茶倒水,伺候洗漱。
无论杨娘子想吃什么,那婆子都想方设法给她弄来。
什么鸡鸭鱼肉,点心瓜果,只要是好吃的,这几天杨娘子就没断过。
她在这女监里过的日子,感觉比在家里还舒服。
看着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的杨铁心。
无论是段家父子,还是蔡同知和周通判,心里都有些疑惑。+微?趣~小,说′ ′更`新~最\快?
这时,啪的一声,惊堂木响了。
众人连忙回过神来。
高大人朗声说道。
“原告,验明正身!”
“你们要告什么?”
所谓验明正身,就是要确定过堂的人是本人,不是外人冒充的。
段家父子连忙向上叩头,口中说道。
“回禀正堂大人。”
“草民段兴,是铁山县老铁庄的庄首。”
“这次状告族媳杨氏,偷了我们段家的锻造秘法。”
“私开铁器坊赚钱。”
“请正堂大人为草民做主!”
高知府又转头看向杨娘子。
杨铁心连忙也向上叩首,口中说道。
“我叫杨铁心,住在丰林县。”
“开个铁器铺子糊口。”
高大人瞧了杨娘子一眼,接着问道。
“杨氏,你嫁过人吗?”
“你丈夫是谁?”
在大晋朝,女人的户籍都跟着丈夫走,所以审问女人时,这是必问的问题。
杨娘子脸一红,马上回道。
“我死去的丈夫段宏,是东河堡的工匠,三年前跟着大军出征,在赤水河前线阵亡了。”
高大人点点头,又问。
“杨氏,你又嫁人了吗?”
大晋朝连年打仗,人口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