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证儿童捉谋人贼
断云:
张匠夫妇蒙冤成案,包公一讯便释其冤。-二`8/墈?书,罔? ′免`沸?粤-犊+
谋人者致他人经年牢狱,洗雪之时枉屈得平。
话说在潞州城南一带,韩、许两姓家族最为兴盛。韩家有个叫韩定的人,家境富裕,与许二从小相交。许二家境贫寒,和弟弟许三一起做盐商,经常到河口寻找客商赚钱谋生。一天,许二和弟弟商议说:“买卖生意我们兄弟都会做,只是欠缺本钱,难以入手,如果只是做小买卖赚些微薄利润糊口,怎么能够发达呢?”许三又说:“兄长若不说,我也常想商议此事,只是说没处讨本钱,要是本钱来了,你能去做吗?你打算怎么办?”许三说:“常听兄长与韩某相交甚厚,韩家富裕,积攒了不少钱,为何不向他借几百钱作为本钱,等我们兄弟生意兴旺,包些利息还他,他也能得到好处,岂不是两全其美?”许二说:“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怕他不肯借。”许三说:“等他不肯时再作打算。”许二便依了他的话。
第二天,许二径直来到韩家,装作只是前来探望的样子。韩某出来,见到许二笑着说:“许久未见老兄,正在思念。请进里面坐。”许二进入厅后坐下,韩某吩咐家人准备了一席酒出来相待,二人对席饮酒。酒至半酣,许二开口说:“早就想找贤弟商议一件事,一直不敢开口,只怕贤弟不答应,今日还是来和你商议。”韩某说:“老兄我自幼相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许二说:“我想在江湖上贩卖些货物,缺少银两凑本钱,所以来和贤弟商议,想借些钱,不知能否成全?”韩某问:“老兄是自己做,还是有伙伴一起做?”许二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他是和弟弟许三一同前往。韩某起初想答应借给他,等到听说他是和弟弟一起做,就找了个借口推托说:“眼下我要凑钱缴纳官粮,没有多余的钱,这事儿不能答应你了。”许二知道他是推托,便不再多言,只说酒喝多了,告辞离去,韩某也没有过多挽留。
当时许二还没回家,许三在家等候回信,以为兄长一定借到银两回来了,等到许二回家,却只是闷闷不乐。许三见兄长不高兴,便问:“兄长去问韩某借本钱,想必事情成了,为何还忧愁?”许二说:“不说你怎么知道。我才见到韩某,他就留我饮酒,等到席间问及借本钱的事,看他的意思好像肯答应。等到我说和弟弟一起去,他就以其他事情推托,不答应借了,像这样谋事不成,反而被取笑,所以忧愁。”许三听罢,对兄长说:“韩某太欺负人了,难道我们兄弟没有他的本钱就做不成事吗?且再从长计议。”于是又前往河口寻觅客商去了。
当时韩某有个养子名叫韩顺,聪明俊达,韩某非常喜爱他。一天,三月清明,韩顺与朋友出去郊外踏青,身上带了几两碎银,打算作为途中遇店饮酒的费用。这天游玩到傍晚,众朋友已经散去,只有韩顺喝了几杯酒,不觉醉了,于是在兴田驿半岭的亭子上睡去。恰巧许二兄弟路过亭子边,许二认得亭上睡着的人是韩某的养子,就告诉了许三。许三怨恨韩某因为借钱不答应,一直想害他,等到听兄长说这个人是韩某的养子,怒火涌上心头,对兄长说:“休怪弟弟太狠毒,我深恨韩某无理,如今趁夜晚四下无人,我要杀了这小子,以泄日前的忿恨。”许二说:“随弟弟怎么做,只是要谨慎隐秘,不要让事情败露就好。”许三取出一把利斧,朝韩顺头上砍去,可怜这青春年少的孩子,今日一命呜呼。
许二兄弟谋杀韩顺后,搜出他身上藏有的几两碎银,全部劫走,把尸体丢弃在途中。当地岭下有一个村庄,里面有个姓张名一的人,原本是个木匠,他住的房屋后面就是兴田驿。当时张木匠要到城中某处做工,趁早出门,五更初带着工具走到半岭,忽然看见一具死尸倒在途中,一看遍体是血,像是被人谋杀的。张匠惊道:“今早出门没遇到好兆头,还是回家明天再走吧。”就径直转身回去了。
到了午间,韩定得知此事,急忙前来辨认,正是养子韩顺。韩定不胜痛恨,于是召集里邻验看,发现致命处是斧痕。顺着血迹追寻,正好到了张木匠家。邻里都说是张木匠谋杀无疑,韩定也相信了,立即捉住张木匠夫妇,押解到官府首告。官府审勘时,邻居们异口同声指认是张木匠谋死的,张木匠夫妇有口难辩,只能仰天喊冤,哪里肯招认!韩定又逼迫勘问,夫妇二人受不了拷打,于是违心招认。
官府的官员见他们夫妇争相认罪,也感到怀疑,就把他们监禁在狱中,连年不能决断。正是:世上枉情何以理,除是包宰得伸平。
当时包太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