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强作镇定,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这里,正是七个被标记的“火塘”之一。
突然,矿洞内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清冽的气息扫过,如同寒泉涤荡污秽。岩壁阴影中那些扭曲的影子猛地一滞,发出无声的尖啸,随即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般迅速消融、湮灭。那股阴冷粘稠的气息瞬间被驱散。
孩子们茫然地抬起头,感觉压在心头沉甸甸的恐惧感消失了。女教师也惊讶地发现,自己紧绷的神经莫名松弛下来。
几乎在同时,一道清冷而充满力量的女声,如同直接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响起,平静地驱散了最后一丝不安的余韵:
“阴影生于恐惧,亦消散于勇气与安宁。此间已净,心灯长明。”
声音并非实体,却带着斩断一切阴霾的锋锐与守护的暖意。
,!
沈青蝉的意志投影并未停留,一击功成,剑意已然循着网络锁定了下一个目标。
方舟核心的光幕上,那七个被灰暗笼罩的光点,几乎在同一时间恢复了纯净明亮的状态。
“干扰清除完毕。‘薪火摇篮’网络节点接入率:100%。”金人九号的电子音响起,“第一轮‘灵性印记’基础数据采集完成。分析显示:所有‘火塘’内适龄儿童,对源初灵能的亲和度平均提升0.7%,精神波动趋于平稳,正向情绪反馈显着增强。知识库启蒙内容接受度…超出预期模型15.8%。”
陆九溟混沌星云般的眼眸深处,亿万星辰温柔地闪烁了一下。他看着光幕上那127个稳定亮起的光点,以及由它们构成的那张虽然稀疏却生机勃勃的“网”。这张网还很脆弱,如同初春田野上刚刚破土的嫩芽,但它连接着未来。
“建立‘星火回响’通道。”陆九溟的意念下达了新的指令,“让‘火塘’之间,能感知到彼此的‘光’。”
“指令确认。构建低负载意识共鸣网络…模拟‘萤火虫效应’…链接建立中…”
阳光幼儿园。
游戏时间结束,陈伯带着孩子们围坐在沙地旁,准备讲当天的故事。他拿出了一本用旧挂历纸和孩子们画的图钉在一起的“书”——这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自然发现日记”。
“今天,我们认识了暖阳石和星纹石,”陈伯翻开一页,上面贴着囡囡找到的暖卵石和壮壮找到的黑石(星纹石)的简易画,“它们都是大地送给我们的礼物,带着不同的力量。你们猜猜,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会不会也发现了他们自己的神奇石头呢?”
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就在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囡囡怀里抱着的一块小暖阳石,突然散发出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意。同时,她的小脑袋里,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幅模糊的画面: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在炎热的沙地上,举着一块火红色的石头,开心地笑着,嘴里喊着什么她听不懂,但那份纯粹的喜悦却清晰无比地传递过来。
几乎同时,在高原矿洞的“教室”里,一个正在摆弄一块冰凉白色石头(这是女教师引导他们找到的“雪山石”)的小女孩,手中的石头也微微泛光,她的脑海中闪过囡囡在阳光下拿着暖阳石的笑脸,还有那绿意盎然的小院景象。
在某个城市废墟的图书馆角落,一个男孩看着自己找到的、带着金属光泽的“齿轮石”,脑海里浮现出矿洞里孩子们围着炭笔画字母的认真模样…
127个“火塘”,127颗幼小的心灵,在这一刻,通过怀中那微不足道、却承载着“源初灵能”印记的小小石头,通过方舟规则构建的微弱意识共鸣网络,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感受到了那跨越千山万水、穿越废墟尘埃的,同样纯净的好奇、喜悦与希望。
没有言语,只有情绪和模糊画面的片段传递。如同夏夜原野上,无数只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彼此照亮,彼此呼应。
孩子们都愣住了,小脸上满是惊奇。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那种被连接、被温暖、被许多看不见的朋友包围的感觉,是如此真实而美好。
囡囡眨巴着大眼睛,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暖阳石,对着虚空,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方舟核心。
巨大的光幕上,127个光点不再孤立。无数极其纤细、闪烁着微光的能量丝线在它们之间自发地生成、连接、闪烁,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充满生机的星图。每一个光点的亮度,都随着其连接的增多而微微提升。
“星火回响网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