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将尸体焚烧。火焰在夜风中肆虐,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仿佛连空气都在为这残忍的一幕而颤抖。等尸体焚烧得差不多后,他又仔仔细细地清理了现场,将所有可能留下的证据都销毁殆尽,地面被他擦拭得干干净净,仿佛这里从未发生过任何可怕的事情。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实施绑架,也是第一次亲手杀人。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警方凭借着专业的侦查手段和坚定的决心,迅速展开调查。很快,这起绑架案的案情便水落石出,所有的物证都确凿无疑,而张得月面对铁证,也不得不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案件审理过程顺利而迅速,很快就结了案。法院根据张得月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依法判处他死刑,并决定于2008年7月21日执行。
随着执行日期的临近,张得月被关押在看守所,等待着命运的最终审判。他的脸上时常流露出一丝绝望和恐惧,但更多的时候,他又表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原来,张得月当然害怕,但他还有一个“保命武器”,他要留到最后使用。
终于,7月21日这一天来临了。清晨的阳光洒在看守所的墙壁上,却无法驱散这里压抑的氛围。张得月被带出牢房,押上了开往刑场的车辆。一路上,他望着车窗外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
到达刑场后,张得月被带到指定位置。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吹过的声音。法警们神情严肃,各司其职,准备执行枪决。就在法警即将扣动扳机的临刑前最后一秒,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
张得月所谓的“保命武器”就是奸杀杨艳一案,他很快就供出了杀人凶手阿杰,一个 蒙古族青年。
在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件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感情纠葛,而主角便是阿杰和杨艳。阿杰当时正与杨艳处于热恋之中,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恋情,却以极其惨烈的方式画上了句号。据推测,他之所以痛下杀手,极有可能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严重问题,只是具体缘由,尚待进一步查明。
阿杰与杨艳的相识,源于采棉这一季节性工作。每年8月下旬,当广袤的新疆大地被洁白的棉花覆盖,如同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毯时,这里便急需大量的采棉人员。此时,正值甘肃、宁夏、西川等地的农闲时节,许多渴望增加收入的农民,纷纷背上行囊,踏上前往新疆的路途,期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挣些“外快”。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采棉大军中,有80%都是18 - 50岁的女性,杨艳便是其中一员。杨艳母亲口中所说的“出去打工”,指的正是来新疆采棉花。
白天,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采棉女工们头戴草帽,弯腰穿梭在棉田间,手指如灵动的蝴蝶,快速地将一朵朵棉花摘下,放入背篓。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却丝毫没有减弱她们劳作的热情。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便会聚集在篝火旁。熊熊燃烧的篝火,驱散了夜晚的寒意,也为大家带来了欢乐的氛围。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自酿的米酒,一边放声高歌。与她们一同聚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外乡打工人。就在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中,杨艳和阿杰相遇了。
阿杰虽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为了生计奔波的打工人,但他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他擅长弹奏吉他,那灵动的音符从他的指尖流淌而出,仿佛拥有魔力一般,能轻易地拨动人们的心弦。而且他的歌声宛如夜莺啼鸣,悠扬动听,每每开口,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杨艳在采棉女工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面容姣好,身姿婀娜,笑起来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让人如沐春风。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一起,在外人看来,就像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在劳作之余,常常相伴漫步在棉田边,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采棉工作即将结束,大家都准备踏上归途的时候,阿杰与杨艳之间不知为何起了激烈的冲突。或许是因为一些琐事的积累,或许是对未来规划的分歧,总之,在那一刻,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冲动之下,阿杰失去了理智,在盛怒中失手杀害了杨艳。惊慌失措的他,为了掩盖罪行,将杨艳的尸体掩埋在了渠底。
整个案情听起来逻辑似乎十分通顺,每一个环节都能自圆其说。但是,众人心中不禁产生疑问:这又关张得月什么事儿呢?原来,杨艳前来采棉,正是受雇于张得月的哥哥张得年。通过这层雇佣关系,张得月才有机会结识了杨艳和阿杰。
据张得月交代,阿杰曾一脸惊恐地找到他,向他坦白自己失手杀了杨艳,并告知尸体掩埋在了一个废弃的砂石坑里。阿杰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