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68章 喜结连理

第68章 喜结连理

洪熙九年的仲夏,紫禁城被笼罩在一片片蝉鸣与槐香交织的暑气中。+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全′

朱高炽身着常服,正于乾清宫内批阅漕运奏疏,朱笔在淡黄色的奏章上落下最后一笔,宫人呈上一封裹着明黄缎面的折子。

蟠龙纹烫金的封缄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拆开封条的刹那,皇帝的指尖不自觉地顿住——沂水郡王关于嫡长女朱芸与安出王子婚事的奏报,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皇帝心底激起层层涟漪。

“你说,怎么会有汉家女子主动要和草原上的胡人联姻呢?”朱高炽将密折反复展开又合上,目光投向垂手立于阶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

殿外的蝉鸣声透过雕花窗棂涌入,铜漏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愈发清晰。王淮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恭谨:“那位安出王子,主子也是见过的。去年冬至大朝会,他身着改良后的蒙古冠服,用标准官话诵读贺表,当时主子还夸赞他仪表堂堂,进退有度。”

这番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朱高炽的记忆闸门。他仿佛又看见了去年那个冬日,安出挺拔的身影立于丹墀之下,既有草原儿郎的豪迈英武,又带着几分研习汉文化后的儒雅气度。

"不光是英俊,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棒小伙子。"皇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随即命人急召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入宫议事。

待"三杨"匆匆赶来,文华殿内已点起宫灯,烛火摇曳间,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绘有《万国来朝图》的屏风上。朱高炽将密折递给近旁的宦官传阅,目光在三位重臣脸上逡巡:"关于这桩婚事,朕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杨溥率先出列,腰间的玉佩撞击在一起,发出清脆声响。

这位以刚正著称的大臣面色涨红,胡须因激动而微微颤动:"先帝太宗皇帝曾言,我朝威德远被,四方来朝,岂能效法汉唐,行和亲辱国之事?与外族联姻,实乃有损国体!"

老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飞了梁间栖息的夜枭。

杨士奇抚着花白胡须,目光狡黠地看向杨溥,然后问出一个有些刁钻的问题:“那先帝的权贵妃、安贵妃,当今圣上的赵惠妃,她们不也是外族人吗?算不算是外族联姻呢?”

老首辅素以善辩闻名,此刻的一句反问,顿时让殿内气氛变得微妙。`齐.盛.小¢说^网* _无¨错.内.容`

杨溥急得跺脚,涨红着脸争辩:"她们是女子!自海外藩邦嫁入大明,得以沐浴圣恩、享受荣华;但我大明的金枝玉叶,怎能远嫁那朔风凛冽、条件苦寒之地受苦?"

"杨大人所言差矣。"杨荣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舆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北疆域,"兀良哈与我朝战和数十年,边界烽火时燃。今其王子求娶宗室,若能借此缔结秦晋之好,以一女子换边境数年安宁,此乃稳边固疆之良策,何乐而不为?"他的声音沉稳如钟,字字句句如重锤般敲打在众人心里。

杨士奇也收起了玩味的笑容,神色变得郑重:"陛下推行新政,以怀柔之策安抚四方。若成此婚,东北边陲可定,此乃天赐良机。但臣有二策,还请陛下圣裁:其一,将县主以公主之礼下嫁,厚赐妆奁,彰显朝廷对兀良哈部的恩宠;其二,赐宅邸于京师繁华之地,让安出王子常居大明,使其深入研习汉文化,此乃'以夏变夷'之道,可潜移默化间消解其草原野性。"

朱高炽静静听完,忽而抚掌大笑:"好个怀柔!好个以夏变夷!杨卿家们果然深谋远虑。"笑声未落,已有宫人捧来文房四宝。皇

帝提笔蘸墨,朱批如行云流水般落在奏折之上:"沂州县主着即认作朕之干女,晋封怀柔公主,择吉日赐婚安出。一应礼仪,按公主下嫁之例操办。"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至兀良哈营地。彼时,脱鲁忽察尔正坐在牛皮大帐中擦拭祖传的银鞍,阳光透过帐顶的天窗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当信使高声念完圣旨,这位草原首领的手剧烈颤抖,银鞍"当啷"坠地。他一把抱住儿子,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安出的肩头:"这是天佑我部!从此也先再不敢轻易觊觎我兀良哈!"父子二人当即宰杀九匹白骒马,在斡难河畔举行盛大祭天仪式,感谢长生天的庇佑。

大婚当日,紫禁城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午门之下,怀柔公主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绣满金线牡丹的霞帔,步摇上的东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尽显华贵典雅,她将要缓缓走出象征着大明至高无上皇权的紫禁城。+x-k,a¢n+s¢h-u+j_u?n+.~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