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伯府的这位老伯爷,福泽深厚!当年他初到恩泽县,此地虽有荔枝,却不过是不起眼的山野小果。
可老伯爷慧眼如炬,一眼就瞧出这荔枝‘琉璃缀玉,蜜汁沁心’!”
说书先生轻摇折扇。
“老伯爷亲下田间,修路搭桥,指点农户改良树种。不出三年,这小小荔枝竟成了贡品,首送入紫禁城!圣上尝了龙颜大悦,朱笔一挥——‘天奉琉璃,岁岁入贡’!”
“自此之后,咱们恩泽县可不得了!家家农户住瓦房,各个娃娃上学堂,那银子像荔枝似的滚进来。”
说书先生醒木一拍。
“这正是:‘一颗荔枝三斗金,不及伯爷恩情深’!”
话音刚落,满堂喝彩。
连陆临几人也被感染的鼓了鼓掌。
禹勇压低声音,“他们说的这个荔枝,应该就是咱们昨天吃的那个,看来这老伯爷是靠荔枝发的家啊。”
石辰也在一旁补充,“那这个承恩伯的爵位应该也是这么来的。”
要是这样的话,也能解释得了为什么承恩伯府,虽是伯府,却能如此奢华。
估计都是这荔枝带来的额外收入。
老伯爷死的时候快一百五十岁,就算他是五十岁的时候得的爵位,那一百年积累的财富,也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陆临招了招手,店小二赶紧过来。
“客官,什么事?”
“你给我安排个雅间,把下面的说书先生请上来,我们有事问他。”
陆临说完往店小二的手里塞了一块银子。
说书先生日日泡在茶楼里,可以说是消息最灵通的人,打听有事问他准没错。
店小二点头哈腰的把几人请上了二楼,巧了,还是他们昨天的雅间。
没一会,瞎眼的说书先生就摸索着被店小二带上了楼,后面还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
说书先生被小男孩扶着坐下,开口说道。
“老头子我老了,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
陆临二话不说就往瞎眼说书先生手里塞了一块银子。
反正不是自己的,挥霍着也不心疼。
说书先生愣住,摸索着把银子放进嘴里咬了一下。
“哎,我脑子好像清醒多了。”
妙手回春。
陆临首入主题,“老先生,我们是想和你打听一下城郊土地庙的事。”
说书先生脸色一变,手里的银子突然变得烫手起来。
“那里真的去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