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张凡激动地高声道,“我前些日子寻回《万象归元诀》残篇,虽不知其具体作用,但自那之后,我修炼时瓶颈便松动了,悟性也好了许多!”
“我也一样!”另一位弟子附和,“在风华镇对抗血煞瘟疫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前所未有的平和,前段时间突破筑基后期,竟然水到渠成,毫无阻滞!”
有了亲身实践者的现身说法,原本的怀疑和嗤笑声渐渐被惊讶和沉思取代。许多弟子开始认真思考林凡的话,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尝试“积累功德”——主动帮助陷入困境的同门,清理宗门内部的隐患,甚至对外出游历时,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无谓的杀戮。
——理念扩散,无形影响——
林凡没有止步于宗门内部。他开始引导功德殿的弟子们,在执行宗门任务或外出历练时,将“功德之道”的理念传播出去。他让秦洛雪组织编撰了一些简要的《功德心经》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功德”的深意与实践方法,甚至将一些简单的“功德小事”列举出来,如“救助凡人一命,可得小功德;清理一片被污染的灵田,可得中功德;化解宗门间一场不必要的争端,可得大功德”等等。
这些小册子随着功德殿弟子们的足迹,流传到了玄极宗周边的坊市、小家族,甚至邻近的一些小宗门。
“玄极宗最近是怎么了?净鼓捣这些神神叨叨的‘功德’理论。”有修士不屑一顾。
“哼,那是他们虚伪,想给自己的掠夺找个借口。”有敌对宗门嗤之以鼻。
然而,也有一些心思敏锐的修士,开始对此产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修炼道路上屡遭劫难,或是气运不济的修士,他们往往会对任何可能带来转机的方法抱有一丝希望。他们开始偷偷研读《功德心经》,甚至尝试按照其中的理念去做一些“功德之事”。
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奇特的现象开始出现。
某个常年走火入魔的散修,在一次偶然救助凡人后,发现自己走火入魔的症状减轻了。
某个修炼遭遇瓶颈的筑基期修士,在义务修缮了一条年久失修的凡人官道后,突然在一次打坐中灵光一闪,突破了境界。
这些零星的、看似巧合的事件,开始在修真界的小范围传播,为“功德之道”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色彩。
——宗门高层的默许与深思——
玄极宗内,宗主玄天真人对林凡的这些举动,从一开始的疑惑,到后来的默许,再到现在的由衷赞赏。他看到了“功德之道”为宗门带来的积极变化:弟子们的心性变得更加纯粹,宗门内部的和谐度显着提升,甚至在对外交流中,玄极宗也多了一层“仁义”的形象,让许多中立势力对其更加亲近。
“林凡长老,你所言之‘功德’,确实有其深意。”玄天真人在一次与林凡的私下会谈中感慨道,“本座虽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玄妙,但其带来的益处却是有目共睹。它让玄极宗的弟子们更加懂得敬畏天地,懂得珍惜生灵,这无疑是为宗门未来的万世基业,打下了最坚实的心性基础。”
而老祖,这位寿元将尽又被林凡从死亡边缘拉回的元婴后期大能,对“功德之道”的理解则更为深刻。他活了漫长岁月,亲历修真界的沧海桑田,深知大道无情亦有情。林凡的“功德”理论,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天道运行的另一面。他能感觉到,那些践行“功德之道”的弟子,他们的身上确实会附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运”,那种气运玄妙无比,能助他们避险趋吉,提升悟性。
“你所弘扬的,不只是区区善行,而是一种与天道本源息息相关的法门。”老祖在一次清修后,特意召见林凡,眼中带着深邃的睿智,“此道若能广传,修真界或许能迎来一场真正的变革。它比任何高深功法都更能影响人心,比任何灵宝都更能引来天眷。林凡,你不仅仅是玄灵宗的希望,或许……你才是真正能够引导这个时代之人。”
老祖的话,让林凡心中微动,他知道,自己的理念正在逐渐生根发芽。他所传授的“功德”,在修真界普遍功利主义的背景下,看似“不合时宜”,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回报”,悄然改变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变革的萌芽与隐忧——
“功德至上,善行积累”的理念,如同春风化雨般,在玄极宗内外悄然播撒开来。它改变了一些人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一些人的修行理念。虽然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为一种辅助性的修行之道,而非核心法门,但它的存在本身,已然为未来埋下了变革的种子。林凡的目的,并非要将所有人都变成道德模范,而是希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