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建琉璃万寿塔,依循山势,逐次升高。庙的前部建筑由五孔石桥、石狮子、山门、碑亭、琉璃牌坊组成。周围建有围墙环绕,左右建有东西掖门,上面按照中式宫城的格局建有楼台。这座庙坐北面南,正中的大红台与东红台、吉祥法喜殿相毗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给人造成一种辉煌庄严的感觉。
据相关史籍记载,年已70岁的乾隆皇帝为了迎接六世班禅,专门跟精通藏语的和珅学习,掌握了一般常用的藏语,还研究了藏史。
想一想也是,诺大的一个朝廷,流利地掌握四种语言的人,他不见得会为官;会为官的人呢,他又不见得能流利地掌握四种语言。两者都精通的呢?诺大的乾隆朝只有一人——和珅。您说,乾隆皇帝如若不赏识和珅,还能够赏识谁呢?真的,没人了。
第二是做好外交事务工作。
和珅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书,总理清政府的民族事务和外交事宜,他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外交使命。
早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当时还是吏部侍郎的和珅就在朝鲜使者的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据朝鲜使者记载:
皇帝乘马执鞭过臣等所望处,间不过五六步。顾谓侍臣曰:“彼是乾隆使臣乎?”有一黄衣者对曰:“然矣。”衣黄者闻是吏部侍郎和珅云。皇帝遽曰:“通官前来。”则衣黄侍臣谓通官曰:“使臣何为起对?”皇帝笑曰:“朝鲜礼法,例如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