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71章完结

第71章完结

在买地过程中,和珅确实是做到了只认钱财不认人。?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不管是他的亲戚还是朋友的土地,他都毫不留情地把价钱压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购进。而且,他采买土地,并不采用普通的买卖方式,而是用所谓“典买”的方式。也就是说,土地主像去典当行当东西一样,将土地典当给和珅,而不是和珅一次性购得。典当的价格自然要远低于市价了,原来的土地主可以在筹足银两支付高额的利息之后,再将土地赎回。在这期间,土地上的一切收益就全归和珅所有了。原来的土地主,根本没有能力赎回或者不想赎回自己的土地,这些土地就成了和珅的永久财产。

和珅为了敛财,还经营着几十家当铺。除了经营房地产和当铺外,和珅还经营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弓箭铺、杠房、鞍毡铺、小煤窑。此外,他还购置了80辆大马车,搞起了长途贩运。在当时的社会,在人人都看不起商人的背景下,虽然和珅身居高官,但他竟不顾名誉与商人为伍,就这一点,连嘉庆皇帝也骂他是无耻小人。?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问题在于,大清朝规定,在旗的满洲人是不允许搞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清朝对旗人有这样的规定:旗人不得从事农工商业,只能“读书习武”,读书只能读皇帝指定的书籍,习武则还要定期考试。每年,皇帝要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木兰围场”进行满、蒙文武官员都要参加的射箭比赛,不及格的要罚俸、革职。不能从事农工商业,旗人要靠什么赚钱养家呢?他们能生活得下去吗?这个旗人绝对不需要担心。清朝对旗人采取“优养”政策,旗人生下来就有钱粮,其目的就是使旗人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为皇权服务,以巩固统治政权。但是,这种政策也造成了旗人“不士、不农、不工、不兵、不民,而环聚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计日蹙,而无可为计”。这种“优养”政策的实行不但没有阻止旗人汉化和八旗军队腐化的趋势,反而日渐成为困锁他们自身的樊笼。

总而言之,尽管和珅的各种商业经营活动都是靠和珅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血干出来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讲,这些活动本身还是非法的活动。¨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虽然这些商业经营活动不能叫作贪污受贿,最起码也是以权谋私。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敛财这一点上,和珅的确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为此费尽了心机,当时所有能想到的敛财途径几乎全被他涉足了。

当然,也有一些事情是很难区分和珅具体是用了什么手段敛财的。就如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时候的一件事。

乾隆皇帝在第六次南巡之前,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汪如龙已经是扬州境内的一个地方官员了。话说汪如龙收到了和珅的快马密信,随信寄来了“香妃”的图形,告诉汪如龙可以按图形中的样子为乾隆皇帝找寻美女,如若办成这件事,定会有好处。

原来,乾隆皇帝后宫中原有一名贵妃,深得乾隆皇帝喜爱,被封为容妃,因她不仅天生丽质,美貌绝伦,而且天生体内有异香,所以人称“香妃”。容妃原是回疆进献来的美女,后来回疆大、小和卓部起兵叛乱,乾隆皇帝派出大军镇压。乾隆皇帝对叛邦之女容妃也不得不日渐疏远。皇帝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南建造了一座楼,名为“宝月楼”,并将宝月楼比作月宫,楼中的容妃就像幽居广寒宫的嫦娥。日渐抑郁的容妃很快就过世了,乾隆皇帝很是伤心。和珅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才命汪如龙寻遍江南,一定要找出一个形容酷似容妃的女子,以解皇上的忧烦。

和珅密信的到来,无异于给汪如龙打开了通往财富和权力之路的大门。乾隆皇帝南巡驾临扬州,果然对汪如龙找到的这个女子非常珍爱。从那位女子那里,年迈的乾隆皇帝回想起已飘零远逝的青春,感到很久未有的温暖和幸福。汪如龙被乾隆皇帝大加赞赏,官职立刻得到了提升。为此他还特地送给和珅20万两白银,乾隆皇帝也更加信任和珅了。

和珅心想,对待汪如龙这样的人,必须能够以威势强制于他,不然一定不能去除掉他的野心。于是,和珅私下召见汪如龙,一见面就摆出了一副严肃的表情,仿佛满怀怒气,令汪如龙心中忐忑不安,原有的骄矜、狡猾立马去掉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