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三个孩子走上佛殿的廊,在那里看起织绣、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因是带着孩子,如月又有身孕,看东西不方便,她们也只能走马观花地看看。
在佛殿廊上流连了一会儿,阿燕正欲拉如月往第三门去,忽听旁边廊前有人称赞:“好画!好画!”阿燕心中一动,想起以前的夫君也是喜画之人,便往那边看了一眼。只见在大香炉的东侧,一个微微有些驼背的少年,摆了写字摊子,正在那里卖画。
“嫂子,咱瞧瞧去!”阿燕往那卖画少年方向一指。
如月也是个喜静之人,平日也喜欢书画,便随着阿燕,一起往那书画摊子走去。
那驼背少年正手中握笔,悬着肘,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画着一幅墨竹图。阿燕凑近了看去,只见那驼背少年手中的毛笔倏起倏落,转眼之间,几株墨竹便活脱脱地摇曳于宣纸上了。旁边几个看热闹的人方才还在屏息观看,这时候便大声喝起彩来了。
“见笑!见笑!”那驼背少年微微抬起头,背却依然驼着。
驼背少年约莫二十岁上下,身上穿着一件不甚合身的灰白色长衫,头上用一灰色方巾裹着发髻,脸色惨白,几无血色,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郁。这驼背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韩通之子韩敏信。自那天从王彦升的屠杀中逃脱之后,他决心留在京城,伺机刺杀赵匡胤报仇,于是隐匿于闹市之中。可是,他逃出来时,身上几无分文。为了糊口,韩敏信沿街乞讨,好不容易凑了几十文钱,便在街头摆摊子卖画。半个月后,从潞州潜回京城的陈骏找到了他。陈骏到潞州时尚不知韩通已惨死,更不知其亲眷被屠杀殆尽。他前去潞州,只是通报了兵变之事,并乞求李筠出兵助韩通勤王。回京城的途中,陈骏才听到韩家的不幸遭遇。因此,陈骏寻见韩敏信后,两人一合计,决定由陈骏每天都去宫城附近溜达,以寻找刺杀赵匡胤的机会,而韩敏信则负责卖字画赚钱来维持两人的生计。因为韩敏信往日很少外出,所以他并不担心有人会认出他。恰值大相国寺开放日允许百姓交易,韩敏信便找到大相国寺住持,为自己在寺内赢得了一个摆摊子的地方,想凭借替人写字画画多挣点钱来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