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之类,至少在一开始总是与主流文学、与官方提倡的"时代精神"唱着不一致的反调。它们中间的一部份,尤其是写作手法,可能被主流文学吸收,其代表作家也可能被官方所接纳,但不能因此抹杀它们在文学上曾经扮演的反对派的作用,不能将它们等同于"官方文学"一棍子打死。文学与极权制度
贝岭基本上应算作后一类,即"持不同文见"的异议作家。他参加过民主运动,也批评过民主运动,但主要精力是花在反对"官方文学"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中国独立的文学活动"。即使他也可以因此称作是一位"持不同政见者",但作为一个异议作家主要表达"异议"的方面,仍是不同的"文见"而非政见。
贝岭认为,他是一个从未获得官方承认的作家。原因很简单,他的"生活方式、美学、语言、乃至写作方式,是官方所不能接受的"。这是官方的原因。他自己也有原因,"那就是极权制度对文学的毁灭。……我如何能够同毁灭者合作,或者企求它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