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百年功罪 > 第118章完结

第118章完结

有历史学家认为,汉字是使中国分裂后终归能够重新统一的一种凝聚力。-d~i?n\g~x¨s,w?.·c_o′m`有道理,却非绝对。使用汉字的越南,从中国分离出去了;使用汉字的朝鲜,到底没能与中国统一;至今仍在使用汉字的日本,也没实现它"统一中国"的宏愿。倒是先前并不使用汉字的满州、吐蕃、西域,今天成了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和英国都使用英文、英语,说分家就分家了,没见到什么凝聚力。你可以说它们相隔重洋,扭不到一块,那么美国和加拿大呢?

南人的发明

南方比北方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植物丰茂,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前面已经说过,农业远远领先于北方。北方文化开始超越南方,大约以黄帝为标志。从那以后,北方尤其中原一带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不过,南方并未一蹶不振,相反总是在文明的各个领域露出头角。

传说黄帝令仓颉造字,仓颉大约是北人。字造出来了,可往哪儿写?现在发掘最早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龟主要产于南方,牛倒是南北都不少,尤以南方更多,黄牛水牛都不缺。_k?a.n?s_h`u,p¨u\.*c~o·m¨从古文字应用和发展所需的材质来看,南方比北方具有优势。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竹简。这竹子又是南方的物产,可以推断发明用大量的竹子来写书的一定是南人。竹简不光在取材的方便与数量上远胜于甲骨,而且使文字不再作为吃肉啃骨头的副产品,孔夫子做学问也尽可以"远庖厨"了,还使那些图画似的甲骨文、金文一变而为篆书。一直到三国,篆书仍被当成传统的标准汉字。竹简之外还有丝帛,桑蚕的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据说毛笔是北人蒙恬的发明,他出生齐国,又为秦朝大将,但迄今考古发现的毛笔实物,最早的三例都是从战国楚墓中发掘出来的,时间比蒙恬要早得多。蒙将军只是首创用兔毛作笔罢了,当然这也很了不起,能文能武的。"竹帛烟销帝业虚"之后,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书写工具造出来了,那就是纸。纸的发明者蔡伦,南方桂阳(湖南(林阝)州)人。蔡伦造纸的原料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面,至少有两样是南方特有的:麻头和鱼网。今天宣纸仍主要产于南方,最著名的当然是安徽泾县。+x.i!a/o~s′h¢u\o\h?u·.~c!o,m+东晋发明黑火药,南宋发明火枪、火铳、火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籍贯无考,但宋代商业书坊的基地在南方,尤其集中在江浙闽一带,第一部用活字印刷的书也是在潭州(长沙)出版。还有指南针,其原理、制作由沈括的《梦溪笔谈》首先提出,他是钱塘(杭州)人。

南方除了"四大发明",还有三"C":绸、茶、瓷。桑蚕据汉代及以后的文献说是黄帝元妃嫘祖发明的,不确。北方出土的最早的蚕茧是在仰韶遗迹中(1926年,山西夏县),南方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是新石器时期的遗迹中(1958年,浙江吴兴),南早于北。有些书籍反而据此说北早于南,完全没有道理,除非我们承认蚕茧是丝织品制作成的。茶叶不用说了,只说瓷器。浙江上虞、宁波、慈溪、永嘉都发现了汉代瓷窑,后来更多的瓷窑广布江浙湘鄂蜀赣闽粤等南方诸地,至唐代传至西方。在英语中,中国与瓷器是一个词,有爱国者以为这是西方人对中国的蔑视和污辱:怎能将我泱泱中华大国比作易碎的瓷器呢?其实西方人是耳闻中国(秦)在先,目睹瓷器在后,是以中国之名唤瓷器这稀世之宝,而非用瓷器之名状中国之脆弱。唐代的中国一点都不像爱国者们的心理那样易碎,西方人羡慕都羡慕不过来,蔑视你干嘛?倘若豆腐先于瓷器传到西土,没准中国与豆腐就是同一个词了。顺便说一句,这豆腐也是南人发明的(西汉淮南王刘安,江苏丰县人),虽说大豆的主要产区在北方。南人发明的豆类制品还有豆酱、酱油、豆皮、腐竹,……一直到臭豆腐。豆腐类食品不仅丰富了饮食,更为素食者提供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原创地印度衰落的佛教能够在东土长久不衰,豆腐的功不可没。

北人发明豆汁儿,就是将南人发明的豆浆弄馊了喝,极具风味。为什么豆浆也要南人来发明?因为豆浆要用磨子来磨,这是南人用的东西。北人不用磨子,用碾子干碾。不过北人发明了吃素油,首先是麻油,南人起先吃不惯,后来跟着吃,就惯了,这是宋代的事。

北人诸子胜巧匠

青铜时代的鼎盛在北方,北方因地域干燥,挖出的青铜器皿一件一件既多又完整。南方就不行了,锈蚀残破往往不便于器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