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的政治行情,有点阴阳不定。“庄”后有“庄”,“庄”外套“庄”,令人眼晕。官场如股市,惯于追涨杀跌的官员们为此头疼不已,既怕错过绩优股,更怕沾上垃圾股。风险四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却也未必会赢。
这不,恭亲王这只坚挺了23年的蓝筹股,却在1884年的春夏之交,突然就崩盘了:撤销了一切领导职务,彻底被“双开”。大盘引领者,改为光绪皇帝的老爸、醇亲王奕譞。
毫无疑问,有个做皇帝的儿子,哪怕这皇帝当得很窝囊,那也绝对是优质资源。光绪皇帝即位后,醇亲王为了避嫌,一度退居二线,深藏不露。如今突然改制亮相,闪亮登场,那些早已看好这只潜力股的官员们,一拥而上,疯狂追捧,掀起了一轮狂热的政治牛市。
醇亲王的行情高开高走,并且保持高位运行,这其实并无悬念。令众人惊叹的是,在醇亲王的牛腹底下,一只盘口小、价位低的“创业股”,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飞冲天。
“创业股”黑马
这匹黑马,就是刚刚接替恭亲王执掌总理衙门,并被晋封为庆郡王的贝勒奕劻,也就是日后在国际舞台上大名鼎鼎的庆亲王。
奕劻当然是龙种,但有点偏远,属于皇族的旁系。奕劻的祖父,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永磷,册封为庆亲王。清代的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是高级爵位,随后是四类“公爵”: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就是八种标帜,分别是朱轮、紫疆、背壶(车上可带暖壶)、紫垫、宝石、双眼(可插双眼雉翎)、皮条(车上有皮鞭可驱散路人)、太监。再往后就是四类“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分别相当于一品至四品的武官级别,每类“将军”中又分三等,俸禄不同。
按照清代的规定,爵位逐代递减。永磷死后,儿子绵慜袭位,爵位降为庆郡王。绵慜死后无子,先由仪亲王之孙奕彩过继,承继了“贝勒”的爵位。但奕彩居然在居丧期间纳妾,犯了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被革除爵位退回本支。老庆亲王永嶙的其他儿子们,随即为了争夺这个贝勒爵位,展开了残酷斗争,这可惹恼了道光皇帝,于是干脆将爵位降了六级,越过贝勒、贝子及四类“公爵”,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降为相当于一品武官的镇国将军,而且是其中最低的三等,勉强维持永嶙的祭祀而已。这种政治待遇上的高台跳水,往往能在瞬间摧毁一个簪缨世家,根本不需要等候“富不过三代”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