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的活动。战后又以“东亚联 盟同志会”的形式恢复活动。
东江纵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938 年 10 月广州沦陷后,惠 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相继成立。后遭国民党顽 固派军队挤压,一度东移海陆丰,处境险恶。1940 年 9 月,根据中共中央 5 月 8 日指示的精神,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辖两个大队,坚持在东莞、 宝安、惠阳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曾积极扰乱日军后方,营救各界人士、盟国官员 800 多人及保护港九同胞安 全撤退到内地,本身发展到 5 个大队。1943 年 12 月 2 日,改称广东人民抗 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政治委员,辖 7 个大队,创建了 东江抗日根据地。1944—1945 年,先后派遣 3 支部队挺进粤北,开辟新区, 打击日军。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主力北撤山东,后编入解放军 第三野战军序列。
东条内阁 日本东条英机任首相组织的政府(1941 年 10 月 8 日至 1944 年 7 月 18 日)。在日本加紧实施南进战略,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形势下组 阁。东条英机任首相兼陆军大臣,*东乡茂德任外务大臣(1942 年 9 月东条 英机兼任,后*谷正之接任,1943 年 4 月*重光葵接任),*贺屋兴宣任大藏 大臣(1944 年 2 月石渡庄太郎接任),*■田繁太郎任海军大臣(1944 年 7 月*野村直邦接任)。上台后即制定*《帝国国策实施要领》,决定 12 月上旬 对美英开战。随后以谈判掩护,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初战胜利一 度强化了东条的战争领导体制和国民统制体制。1942 年 4 月进行翼赞总选 举,成立*翼赞政治会。11 月设立*大东亚省,统辖殖民地和占领区,外务大 臣东乡茂德因持不同意见而辞职,东条自兼。但战局自 1942 年 6 月中途岛海 战失败后日趋恶化,东条进一步强化法西斯独裁体制。1943 年 11 月设军需 省,东条又兼军需大臣,谋求增加军火生产。同月召开大东亚会议,发表《大 东亚共同宣言》,企图利用占领区人力、物力来挽救败局。1944 年 2 月东条 又兼任参谋总长。但随着战局日益恶化,重臣间反东条运动加强。东条试图 请童臣*米内光政、*阿部信行、*广田弘投入阁,均遭拒绝。遂于 1944 年 7 月 18 日总辞职。同月 22 日由小矾国昭内阁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