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鲁索(PietroCaruso,1900—1944)意大利法西斯分子。+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1922 年追随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法西斯掌权后,鼓动进行对外侵略战争、积极主张意大 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后逃往意大利北 部,投靠*萨罗共和国。*维罗纳审判时,负责警卫。1944 年 2 月受命返回罗 马,任警察首脑。任内勾结德国占领军,残酷镇压游击队员及爱国志士。积 极参与*阿尔戴阿蒂纳墓穴大屠杀,激起罗马居民的愤恨。1944 年 6 月罗马 光复时外逃被捕,经审判后于 9 月被处决。
卡德尔(EdvardKardel,1910—1979)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28 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任教员。1930 年被捕,监禁 两年。1934—1937 年在莫斯科学习和工作。回国后与铁托密切含作。1937 年当选为南共中央委员,翌年为政治局委员。1941 年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后, 为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部成员,组织并领导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武装 起义。!墈`书¢屋. !首.发\1943 年当选为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副主席。战后历任联邦 政府副主席、外交部长、联邦主席团委员等职,为南共联盟主要理论家。
卡扎科夫 ①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卡扎科夫(1898—1968)苏联将领。 1916 年应征入沙俄军队。1917 年参加二月革命。翌年加入红军。参加过国内 战争。1925 年毕业于炮兵军事学校。1932 年加入联共(布)党。1934 年毕 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苏德战争开始时为炮兵少将。历任第十六集团军和西 方、布良斯克、顿河方面军炮兵主任、中央、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 军炮兵司令。在莫斯科会战中,领导建立反坦克支撑点,后成为苏军实施防 御的基本要素之一。先后参加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和第聂伯河会战,以及 白俄罗斯、维斯瓦河-奥得河、柏林等战役。在”博布鲁伊斯克战役中,开创 使用双重徐进弹幕射击的炮火支援战术。战后曾任驻德苏军炮兵司令、苏军 炮兵副司令和司令等职。1955 年获炮兵元帅衔。著有《苏军炮兵》、《转折 时期》等。②米哈伊尔·伊里奇·卡扎科夫(MиxaилилbичKa3akoB, 1901—1979)。/0.0~暁+说`网¢ ?首^发\苏联将领。1919 年加入俄共(布)党。翌年参军,参加国内 战争。1931 和 1937 年先后毕业于伏尤芝军事学院和总参军事学院。后任中 亚军区参谋长。苏德战争开始时为少将。历任独立第五十三集团军和布良斯 克、沃罗涅日方面军参谋长、第六十九集团军司令和布良斯克、波罗的海沿 岸第二方面军副司令。1944 年 1 月起任近卫第十集团军司令(至战争结束), 指挥所部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作战,并晋升为中将。战后历任列宁格勒军区 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和华沙条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等职。1955 年获大将 衔。著有《回顾以往的战斗》。
卡瓦那里(DomenicoCavagnari,1876—1966)意大利海军将领,早年 参加过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和利比亚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1933 年起历任 海军参谋长、海军副大臣,曾获海军上将衔。1935 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 比亚战争后,指挥舰队参战。曾致力于增强海军实力,支持墨索里尼的扩张 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认为意大利国力大弱,反对过早参战。1940 年 6 月对英、法宣战后,又力主保存海军力量,避免在地中海地区和英国决 战,采取消极作战方针。同年 11 月,意大利舰队在*塔兰托袭击战中受重创 后,被迫离职。此后不再发挥作用。
卡瓦莱罗(UgoCavallero,1880—1943)意大利将领。就学于莫德纳军 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 年获准将衔。为 1919 年凡尔赛和会意大 利代表团成员。1925—1928 年任陆军副大臣。1936 年晋升中将。1937 年起 任意大利东非远征军司令,残酷镇压当地民族解放斗争。1940 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