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ot;弗·里希特霍芬 (ManfredFrei-herrvonRichthofen,1892—1918)指挥的驱逐机大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求学。1923 年再次入伍。1929 年任驻意大利使馆武 官。1933 年调入德国航空部,与*格莱姆等人共同组建空军。1936 年晋中校, 任*秃鹰军团参谋长。1938 年获少将衔,并任秃鹰军团司令。1939 年 9 月任 空军第八军军长,参加侵波、侵法战役和*不列颠之战。1940 年升为上将。 翌年春参加*巴尔干之战。1941—1942 年参加侵苏战争。1943 年 2 月晋升元 帅,6 月调任驻意大利第二航空队司令。19 且年秋因车祸受伤后辞职。
里沃姆审判 法国*维希政府为掩盖其投降卖国罪行并转嫁罪责而炮制 的审判事件。1940 年 7 月 30 日维希政府在里沃姆(Riom)建立最高法庭。 1942 年 2 月 19 日正式开庭,对第三共和国领导人勃鲁姆、达拉第和甘末林 等人提出起诉,指控他们犯有渎职罪,应对法国的战败负责。被告的辩护暴 露了德国发动侵略的真相。同年 3 月 15 日,希特勒公开对审判表示不满。陷 入困境的维希政府被迫于 4 月 11 日宣布审判无限制推迟。次年 5 月,最高法 庭被德国占领军当局撤销。
里宾特洛甫(JoachimVonRibbentrop,1893—1946)德国外交部长(1938 —1945)。求学于瑞士和英国,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入陆军服役,升至中尉。战后当酒商。娶德国富豪之女为妻。1925 年过 继给贵族出身的姨母,遂借以标榜贵族身份。1932 年加入纳粹党。次年希特 勒上台后,成为纳粹党的外交代表和希特勒的外交顾问。后组建*里宾特洛甫 办公室,搜集情报,积极推里宾特洛甫行纳粹外交政策。1934 年任裁军事务 特别代表和驻国联大使。次年以无任所大使身份,赴英谈判和签订《英德海 军协定》。1936 年 8 月出任驻英大使。同年 11 月返柏林主持签订德、日《反 共产国际协定》。翌年 10 月又赴罗马促成意大利加入该协定,形成德、日、 意法西斯侵略轴心。1938 年 2 月任外交部长,任内以不讲信用和道义的纳粹 侵略外交为原则,为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肢解和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等出谋划 策,奔走效力。1939 年 8 月赴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权势 日盛,引起其他纳粹头目忌恨与倾轧。大战全面爆发后,作用与影响下降, 活动主要是,为侵略北欧和巴尔干各国作外交准备;加强同日、意等轴心国 的关系;并通过派驻的外交代表,在仆从国和傀儡国家推行纳粹的*新秩序, 实施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最后解决)。1945 年 4 月,纳粹德国覆亡前夕, 逃离柏林。在希特勒的政治遗嘱中,被解除一切职务,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 事法庭受审,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和共同策划或密谋上述罪 行被判处绞刑。1946 年 10 月 16 日执行。著有《回忆录》和《在伦敦与莫斯 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