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

①叶戈罗夫:《现代军事学术的任务》,转引自《苏联军事著作中的战略和战役法问题(1917—1940)》,莫斯科1965年版第385页。?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三、谁是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创立者

对于这个问题,苏联军界显然有过争论,或者说有过不同意见。扎哈罗夫1970年指出:“战后年代,常可看到有人在报刊上说某人是这一武装斗争样式理论的创始人或先行者。我认为,寻找这一理论的具体作者是徒劳的。”他认为大纵深战役和大纵深战斗理论“是生活本身提出来的。大批学者、军事实践家和红军领导人员,其中包括工农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的上述人员,参加了这一理论的科学论证和各种原则的检验。”

这一论断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任何一种被国家采纳的军事理论,都离不开集体的劳动。

不过,在C.C.比留佐夫元帅1964年写的文章中,我们可看到另外一种说法。¨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比留佐夫明确指出是图哈切夫斯基“制定了大纵深战斗理论,并为在军队教育和训练实践中贯彻这一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引用著名军事领导人的话来证明这一说法:

1933年,红军摩托化和机械化部部长И.A.哈列普斯基在给图哈切夫斯基的信中说:“我在研究自己的课题时,以您拟定的‘大纵深战斗’提纲为基础。我能让您高兴的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①,您的理论研究,您的实际上经过战斗实践检验的提纲,基本上完全被证明是正确的。”

①图哈切夫斯基的名和父名。

1934年,曾任红军总司令的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副陆海军人民委员C.C.加米涅夫在革命军事委员会一次会议上发言时说:“大纵深战斗不是方法,而是战斗样式。它是由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提出来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所提的建议,把同时或接近同时向前沿、向敌炮兵部队和深远纵深实施突击作为自己的任务。+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

两位苏联元帅在不同时间写的文章说法不一,可能与不同时期的政治气候有关。我们似可从他们的观点中找到一种“折衷”的观点。

第一,图哈切夫斯基最早提出了大纵深作战思想,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阐述。图哈切夫斯基是苏军首屈一指的军事理论家,他25岁就担任集团军司令员,27岁升任方面军司令员,成为国内战争中最年轻的青年统帅。战后历任军事学院院长、西方面军司令员、工农红军参谋长助理、副参谋长。1925年11月—1928年5月任工农红军参谋长(即以后的总参谋长)。后辞职调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1931年任副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工农红军装备部长。后来还担任过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长。

如此显赫的高级指挥员履历使他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度的军事学术水平。加上他年富力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努力进行军事学术研究,所以他能够在作战样式和方法上提出新思维。据一些文章介绍,他是向高级指挥员讲授列宁主义军事原则的第一位司令员,还经常与指挥和参谋人员一起研究以往的战役,并在本集团军成立参谋长和指挥员高级训练班,亲自讲课,他的著名讲稿《民族战略和阶级战略》就是这样整理出来的。后来他又写过很多论述战略、战役法和战术的著作。他的身份和他的学识使他的思想和观点具有较大的权威性①,而他占据的领导岗位,又使他提出的思想和理论原则较易于推行②。

①朱可大在《回忆与思考》中谈到,他第一次听图哈切夫斯基谈战争新问题的观点时,“听得都入迷了”。(参见解放军出版社:《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2003年版第112页)

②朱可夫在谈到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作用时指出:陆海军人民委员(后为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红军指战员中享有威望,但他还不算是一位军事行家。“所以,在国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工作中,在武装力量建设事业中,在军事科学领域,他首先要依靠自己的亲密助手,诸如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