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

这些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出版界的一项空白,为中国军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套了解世界军事理论的基础性著作,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s*h\u!y^o·u¨k¨a\n~.~c`o?m^但同时也留下了遗憾。

进入21世纪之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从2002年起将这套书重新修订、编辑、出版。这次修订的主要工作是:(1)调整选编书目,增补更有代表性的著作。(2)修订原稿中人名、地名、战争名、武器名中不准确、不统一的译法,修改错别字词及标点符号。(3)重新设计图书的版式、字号字体、封面装帧。(4)适当增加某些图书的背景材料的介绍,增加历史照片,帮助读者阅读。我们力求将这套书做成内容经典、装帧精美、编校精细、品位高雅的精品书,受到一代一代中国军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喜爱。

《大纵深战役理沦》是本丛书中新增加的一本书。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联在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军事理论,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经受了检验,为苏联赢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在苏联和俄罗斯,这一理论并未有以专著的形式传播开来,众多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只是写了很多文章、条例加以阐述,仅发表于多科书刊杂志上。.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为了便于人们了解、学习这一军事历史上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我社组织有关人员,收集、筛选、翻译、整理成比较系统、完整反映这一理论的专著,供人们学习研究。

我们衷心感谢以往对出版这套丛书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各界人士,我们也衷心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对本丛书的宝贵意见。

二○○六年十二月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6 14:56:55

第一篇总论

图哈切夫斯基与大纵深战斗理论

C.C.比留佐夫

译者按:本文为C.C.比留佐夫1964年在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任上为《图哈切夫斯基选集》所写的序言中的有关部分,选译自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图哈切夫斯基选集》第1卷第10—18页,题目为译者所加。

作者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1904—1964),苏联元帅(1955),苏联英雄(1958)。`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1922年参加红军,曾长期担任分队指挥员。1926年毕业于军事学校。1937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同年起历任师参谋长、军区作战部长、师长。卫国战争中历任集团军参谋长、方面军参谋长、集团军司令员。战后历任中央军队集群(驻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军)总司令、国土防空军总司令、战略火箭军总司令。1963出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1964年10月率苏联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时,在南上空因飞机失事遇难。主要著作有:《火炮轰鸣的时候》、《严酷的年代(1941—1945)》等。

在节选的这部分序言中,作者介绍了图哈切夫斯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的主要历程,重点讲他对苏军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明确指出他“制定了大纵深战斗理论,并为在军队教育和训练实践中贯彻这一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作者还援引当时重要军事领导人的话作为佐证,并指出:“现实完全证明了图哈切夫斯基结论的正确性。他制定的大纵深战斗理论成为工农红军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在以后的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比留佐夫元帅的这篇序言写于苏联共产党第20次、22次代表大会公开否定和批判斯大林①之后,某些叙述带有“非斯大林化”的痕迹(其他作者在1964年前后写成的文章也是如此),请读者注意鉴别。

①此后先后受到批判和处理的还有当时苏联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和伏罗希洛夫等。——译者注

国内战争结束后,M.H.图哈切夫斯基②为红军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知道,虽然国内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但是不能放下武器和安于取得的胜利。巩固红军是所有苏联人民,首先是武装力量指挥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神圣的革命职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