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12章完结

第12章完结

①应是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因为此时苏联没有称为国防委员会的机构(图哈切夫斯基可能是按习惯称呼该机构)。?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劳动与国防委员会是苏联在和平时期为了指导和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一个机关,隶属苏联政府(人民委员会),成员包括军事和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它于1920年4月由战时集中党政军大权的工农国防委员会改组而成,列宁(人民委员会主席)为第一任主席。1937年4月撤消。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参照工农国防委员会模式建立了拥有全权的战时特设最高国家机关——国防委员会(斯大林任主席)。劳动与国防委员会不享有两个战时国防委员会的权力,但军队装备建设等问题均须由其决定。——译者注

图哈切夫斯基在同一个报告中还建议在地方高等院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从而为红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图哈切夫斯基深刻而内行地了解军队战斗训练的全部问题。

1926年11月,图哈切夫斯基作为工农红军参谋长,向陆海军人民委员呈送了关于当年演习总结和1926—1927年度军队训练任务的报告。!咸.鱼?看,书- _首!发/他在报告中指出,对指挥人员的训练特别是战斗指挥方面的训练薄弱,军队战场机动性差,协同差,后勤工作也差,司令部作用不大,党政工作不切合实际。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工农红军司令部制定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随后得到了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批准。

在总结1927—1928年度大演习的报告中,图哈切夫斯基再次写道:军队机动性仍然低下,各级首长没有必需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指挥员在战斗情况下不知所措,等待上级指示。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1928年12月3日命令中反映出来了。消除这些缺点需要很多时间。图哈切夫斯基在关于列宁格勒军区1934年大演习的意见中写道:“战士和指挥员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仍然缺少主动精神。”

图哈切夫斯基十分重视诸兵种合同战斗战术的发展。1933年10月7日,他向伏罗希洛夫呈送了一份报告,汇报他进行的《加强步兵师在狭窄正面突破敌人筑垒地带》演习的结果。¨5-s-c!w¢.¢c\o~m/这一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因为图哈切夫斯基在报告中阐述了诸兵种合同战斗原则,这些原则后来得到官方承认,并在条令中固定下来。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认为,现代诸兵种合同战斗是这样一种战斗,它的胜利取决于各兵种协同一致的行动,坦克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图哈切夫斯基这些结论和建议具有很大价值,因为它们是在苏军坦克兵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图哈切夫斯基写道:

现代压制兵器作为大规模使用的兵器,能保障同时冲击和消灭战术防御配置全纵深的敌人。

这些兵器,首先是坦克,能保障:

1.压制敌防御火力配系,使其大量火炮和机枪不可能参与抗击进攻的步兵和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实施的冲击及其向防御地带纵深的渗透;

2.破坏指挥体系,牵制和隔离敌预备队,以在战斗时节、在防御地带纵深各个击破敌战斗队形的不同梯队。

由于在此情况下步兵推进的成果取决于坦克推进的成果,所以,炮兵主力应用于支援坦克,只有在坦克进至其行动地域以后,才能在没有坦克支援的地段用于支援步兵。

因此,对步兵的支援由坦克承担,对坦克的支援由炮兵承担。

在报告的结尾,图哈切夫斯基和往常一样,建议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改善诸兵种合同战斗的指挥和组织。由于这次演习中以徐进弹幕射击护送坦克冲击,图哈切夫斯基写道:

这一方面促使炮兵继续研究各种条件下徐进弹幕射击的组织,并使其适应冲击坦克的速度,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坦克与支援坦克的炮兵之间的联络方法。

最后,十分必需的是,坦克部队要学会在能见度降低的条件下行动及与强大炮兵协同行动。要扎实研究坦克与炮兵之间保持联络的可靠方法……要使坦克、航空兵和空降兵在敌防御地带纵深保持协同,就应预先在战斗计划中按时间和空间协调它们的行动。

图哈切夫斯基在总结列宁格勒军区1934年大演习时指出,必须使军队学会合围敌人的方法,而且要使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