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年)、《红军的彼列科普战役》(1928年)、《国内战争(1918—1921)》(1928年)、《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1929年)等。他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对红军的建设、未来战争和战役的特点、战役指挥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他认为,未来战争,特别是在苏联遭到帝国主义进攻的条件下,必然是大量军队参加的斗争;现代战役是武装斗争复杂的物质技术过程,需要进行科学的技术计算;使用各种坦克群(坦克梯队)、强击航空兵和远战炮兵对全战术纵深实施突击,是组织和实施现代战斗的崭新形式,上述斗争手段协调使用是取得战斗胜利的主要条件。
《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于1929年出版,1932年再版。全书分两部。第一部探讨现代集团军的特点,第二部论述现代集团军的战役。特里安达菲洛夫在遇难前不久曾着手对第一版进行修改,但没有完成。该书编者在再版前言中指出,该书对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对集团军各级首长的训练和他们战役知识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下面选译了该书第二部的《战役》、《连续实施的战役》两章,每章各包含若干节。《战役》论述了突击集团军的编成及集团军向战场开进、交战的开始与实施、战役的持续时间和纵深、进攻正面的宽度、突击样式、宽正面进攻、防御战役、现代战役消耗等问题(未译“防御战役”)。《连续实施的战役》论述了出发地位、进攻集团军的推进速度、突击集团军在持久战役中的需求、连续战役的规模、突击集团的行动特点、指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