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苏波战区的乌克兰或白俄罗斯地段)的敌人作战,那样的纵深明显不足。防御者在此条件下较容易从突击下撤出自己的兵力,因为宽大的正面使他们拥有很多退却道路,进攻者却受到种种限制——不仅由于他们的推进速度比防御者的退却速度慢,而且由于他们的进攻会很快因前送保障欠佳而不得不猝然停止。
应该认为,为了实施强大的歼灭性突击,必须做到:第一,进攻者的推进速度不能慢于防御者主力的退却速度;第二,要使进攻者能够突人敌领土纵深,其深度与敌人被冲击正面的宽度相等。对占领350—400公里正面的敌人实施的连续战役,要求加速推进的纵深也不少于350—400公里。
当今铁路技术状况还无法保证达到这样的标准。但是现在就已能看到以下前景:铁路技术最近几年将保证战役法具有对敌人实施大纵深和歼灭性突击的能力。
在纵深为350—400公里的连续战役中,对人员损失进行补充的问题不会造成特别的困难。它只要求具备组建后备部队的特别体系。
实施初始战役造成的损失在这一战役结束后就可立即得到补充。为此,每个军都应有人数约达该军总员额20—25%的后备部队。该后备部队(若干后备团)在战役开始前就应编满经过训练的红军战士。战役期间,他们在该军后面、第二梯队师和第二梯队军前面行进,在需要的时间补充各师。为了对连续战役中可能遭到的损失进行补充,应在浅近后方(第二梯队各军配置线上)预置集团军第二批后备部队,其人数计算方法同上(集团军各战斗部队员额的20—25%)。这些部队的推进与军队的进攻同时进行,且只用行军方法(视进攻速度可在1—2日后开进)。将他们调到战线所需时间不超过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