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报道要准确,具有戏剧性,他不喜欢有关政策的报道,不喜欢满是观点、论题的文章。他喜欢来自众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的报道,原因是,其中充满了控告和反控之类的东西,能使人提神。20世纪50年代,对外政策报道开始以复杂为重要,因此,他的明星地位开始下降。但是,在1947年,情况则大不相同,他是一个令人生畏的人物,正是名声大噪之时。那时,他刚刚写了一篇有关滥用安全手段的报道,荣获普利策奖。在一段时间里,它为伯特安德鲁斯创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一名热心于公民权利政策问题的记者。其实这与他心之所属大大相悖。
安德鲁斯很早就选中尼克松,认为他大有成功的希望。尼克松是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成员之一,20世纪在40年代后期,该委员会产生出好些大新闻。不少新闻感情多于事实,不管怎样却能充作优质报道。两人很快成了朋友,尼克松成了《论坛报》办事处的常客,安德鲁斯的门人。当时年纪尚轻的记者,罗伯特多诺万还记得他在办公室里见到尼克松和安德鲁斯的情景。尼克松显得多少有些不自然,一副还未完全出脱的模样。尼克松走后,安德鲁斯转身说:“鲍勃,我能让这家伙当上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