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那么,我们把它买下来吧,”迈耶说。菲尔想要的,最后都能到手。1953年《邮报》买下了杰克逊维尔电视台,接下来又是迈阿密和辛辛那提的电视台。格雷厄姆不仅走在迈耶的前面,也走在苏兹贝格夫妇和钱德勒夫妇的前面。那一代里大多数的报界人士和苏兹贝格夫妇一样,让电视传播搞得心绪不宁。即使电视传播有利可图,在他们看来,那钱也染上了不光彩的色泽。格雷厄姆却大不相同。他深切地意识到正是靠这样的财产,《邮报》才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格雷厄姆给记者增加工资的时候,常常要加上一点小小的训词,指出这笔钱来自WTOP。
合并完成后,《邮报》的经济根底变得令人眼红。约翰斯威特曼身为业务经理,曾为保持新报的发行量做出很大贡献,成了该报内部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他有系统地击败了那些一心要编制更庞大的新预算的编辑人员。在头几个月里,正是这位斯威特曼和格雷厄姆一道保证了报纸的按时发行,坚持保存了原《时代先驱报》中,《邮报》编辑人员认为是赤裸裸的保守主义的特色。斯威特曼从格雷厄姆那里赢得了许诺,保证在十年内不去掉《时代先驱报》的标志。不过,在合并后的第十七天标志就变小了。也正是这位斯威特曼的孜孜不倦的工作扩大了星期天报纸的范围,将星期天报纸办成了大容量的节目,更注重娱乐性,使娱乐性充溢于所有的专栏之中。他还力促将工作日内的报纸办得更能吸引中产阶级读者。该报过去着眼于华盛顿的新贵,而现在,斯威特曼则推动它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这是《邮报》财务上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对编辑工作的最后成功也至关重要。第一流记者队伍的建立耗资甚大。而建立这样的记者队伍,以及建立一支在报纸和政府对抗时所需的律师队伍又是资金丰厚的半垄断化报家的特别开支。对资本主义饶有趣味的讽刺是:在少数财力和实力都强大得足以和庞大臃肿,偶尔行事鲁莽,却稳固强大的中央政府抗衡的策源地中竟然有财政基础分外牢靠的新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