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迪-电视-尼克松(八)
------------
同病相怜的电视顾问
在这几次辩论中,对方担任罗杰斯这个角色的是比尔威尔逊(Bill Wilson),他在1952年和1956年期间担任美国政界最难对付的人阿德莱史蒂文森的电视顾问。+l/a+n\l_a¨n^w\e¨n+x!u^e^.\c¨o~m¢1960年的辩论之前,威尔逊和特德罗杰斯没见过面。这次虽然他俩一起负责安排辩论,确定程序,但打交道时,双方却小心翼翼。最后,他们成了朋友。他们有共同的问题,各自的竞选人使他们心灰意冷,广播公司也无法让人信任,共同的问题把他们联在一起。他俩都感到广播公司感兴趣的不是尼克松,也不是肯尼迪,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们这个印象后来得到了证实。辩论前的时刻是最紧张的,好几次,竞选人到达时竟发现公司高级工作人员在摄影棚里写着向潜在的总统介绍某位重要的广告当事人。·s*h\u!y^o·u¨k¨a\n~.~c`o?m^这两位电视顾问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他们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1960年威尔逊二十九岁,罗杰斯三十一岁。他们不是政治人物,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对高龄同行的严重威胁。他们从模样到衣着都和别人不同,他们确实与众不同。他们很早就发现,在这场游戏中广播公司千方百计分裂他们,利用他们进行相互攻击,他们很快变得警惕小心。
他俩都特别希望摄影机拍下所谓反应镜头(reaction shots),即在尼克松讲话时,摄像机对着肯尼迪,而肯尼迪讲话时,对着尼克松。公司人员不喜欢这些主意。这样做有编辑的意思,他们不愿意过多地编辑和过多地卷入。他们既要显威扬名,又要少负责任。然而,罗杰斯和威尔逊坚持认为,这个办法对录像来说,是自然的事。因为,在一位竞选人有论有据反对另一位时,观众出于本能想看一看另一位的反应。他们想看看反应镜头,他们也应该看到反应镜头。
威尔逊在谈判中很快发现,尼克松的人对辩论缺乏信心。_鸿.特!暁\税·旺· ¢冕,废·阅?黩*缺乏信心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失去的东西更多一些。肯尼迪给他下达的是双重命令:赢得辩论;同时不失时机搅乱对方的心理平衡,加强优势。威尔逊信心十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竞选人有十足的信心(后来,威尔逊认定,尼克松的人缺乏信心,只是尼克松本人的不稳定的一种延伸)。当时,杰克肯尼迪还没有允许比尔威尔逊进入他的内圈;成尔逊和肯尼迪一起共事的时间不够长,他的身上还残存着和史蒂文森搭档时留下的印迹——史蒂文森的人是失败者。尽管如此,肯尼迪的人对他仍有足够的信任,肯尼迪本人也是如此。不久,比尔威尔逊就看出杰克肯尼迪对自己在电视上击败理查德尼克松有绝对的把握。
威尔逊无休止地和广播公司、和尼克松的人碰头开会,在此期间,有一件事给威尔逊留下了深刻印象,好像罗杰斯可以常常和尼克松见面似的。罗杰斯在碰头中总是满口应承,但又说必须和老板一起研究、审查。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特德罗杰斯是辩论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在第一次辩论之前,他实际上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他不仅没有权力可言,连和竞选人之间的联系也被割断。他完全没有联系的途径。他见不到尼克松,也无法给他打电话。尼克松的事业应归功于电视,他也相信电视。罗杰斯认为,对于这位电视塑造的政治家来说,眼前这种局势带有自杀性质。每当罗杰斯打电话到飞机上,请人转达意见,他都不能肯定意见是否能传到尼克松那里。竞选一开始,尼克松就病了,此时,传到指挥部的话说,他恢复得不好,身体乏力。但是,他仍然在这场令人精疲力竭的竞选中无情地奋进。他的时间安排好像是由一些没有听说过电视的人制定的,这怎么能够减轻他的负担呢?罗杰斯偶尔在晚间新闻节目中看到尼克松,他不喜欢他看到的形象。于是他打电话给竞选专机上的联系人比尔罗杰斯(此人后任国务卿,是另一个人)。华盛顿指挥部的人越来越认为比尔罗杰斯和尼克松的接近,以及尼克松的控制是装出来的,实际上根本办不到。比尔总是让他放心,说尼克松一切都好。他瘦了吗?没有。他很好。你是不是给他喝的牛奶饮料?当然了。为了和尼克松讨论第一次辩论的事,特德罗杰斯亲自飞往堪萨斯城,却见不到这位竞选人。我明白你的麻烦所在,罗丝玛丽伍兹说,但是我无能为力。不存在任何讨论。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