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此外,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汉冶萍炼铁厂等华中重要的工业生产制造基地也很快毁于敌机轰炸之中。!l^a/o′k.a.n·s/h*u+.`c+o!m_

会战开始后,日机出动更加频繁、规模屡创记录,甚至连炸弹也改换成了500磅的特重型号,美丽的江城一时间仿如人间炼狱。

日军飞机的轰炸完全是漫无目的的,民居、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商市、生活设施、政府机关等等,无论白昼黑夜,常常是火光冲天、屋到人亡。医院伤者人满为患,远远超出处理能力,不少伤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倒在街头亲人怀中。甚至连美国圣公会所办希理达女子中学,尽管明确标识为涉外建筑,但同样难以幸免。

7月中旬,日军的轰炸几乎登峰造极,连续三天不间断来袭。特别是7月19日这天,数十架飞机投下了大量的燃烧弹,致使大武汉地区不少老式民居特别是下层百姓以大棚搭建而聚居的生活区,顿时成为火海。

著名的宁波会馆此次尤为惨烈,本以为躲入其中能求得一时之安的大约200名平民中大部人遇难。不少地方出现全家人躲在一起而全部遭到杀害的人间惨剧,更有在一具已亡妇人身下,隐隐可见一个体形尚小、人形未成的婴儿者,路人见之,莫不欲哭无泪,扼腕顿足。~g,g.d!b`o`o`k\.¢n*e_t^

事后初步统计,"7.19"武汉大轰炸,房屋被毁数百栋,死伤共计过千。

进入8月,中国军队在会战前线的抗击屡有斩获,而日机对武汉的轰炸也进入最后的疯狂。此月日机共对大武汉地区执行轰炸任务12次,投弹近两千,我伤亡三千一百多人,特别是"8.11"与"8.17"大空袭中,不少学舍遇袭,上百大学生、中学生遭难,黑板、书桌血肉遍布,惨不忍睹。

更有甚者,日机连多年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迹也不放过。古琴台、古寺庙包括闻名于世的"长春观"等,俱毁于战火,令国人无不咬牙切齿。

多次大规模空袭给大武汉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原本人声鼎沸、繁花热闹、客商云集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不少人远走乡下。即使在白天,尽管艳阳高照,但却处处冷清,人烟稀疏,毫无生气,一片肃杀气氛。

战后资料显示,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共空袭武汉超过70次,出动飞机接近一千架次,投弹数千枚,直接造成我军民死伤近9千,有近五千房屋被毁,至于其他间接性的损失更是十分巨大。-第¢一,墈*书¢枉+ ¢蕞`歆?璋.结+埂+新?筷+

血债血还。中国蓝天岂容他人横行?

//

---------------

空战大捷(1)

---------------

"二.一八"大空战

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强敌,在装备数量和质量总体上都不及逞凶一时的日本空军的大背景下,以劣抗优,英勇善战,奋力搏杀,以鲜血和壮志捍卫了中国领空,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之歌。据资料统计,8年抗战中,中国空军累计4300余次,取得了击落击伤日机超过1500多架,并毁伤日军大量水面舰船和战车车辆的重大战果。

武汉大空战就是这些痛击侵略者、扬我中华儿女志气的对日空战战争历史记录中尤为辉煌的一幕。

武汉会战期间,担负空中作战任务的主要力量包括第3、4、5航空大队及来华支援作战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主要装备包括伊-15、伊-16战斗机和喀秋莎轰炸机。其中,伊-15系双翼式战斗机,配备4挺航空机枪,其突出特点是机动性能好,转弯半径较小,爬升性能也不错,与当时日军主力的九六式战斗机堪称对手。而伊-16则是一种主要用来针对轰炸机的战斗机,单翼式,配两挺机枪,突出特点是飞行轻灵,速度很快,捕捉追杀笨重的轰炸机时尤为适用。除此之外,还配备了TB、DB两种型号的运输机,差别主要体现在运载能力上。

发生在1938年2月18日的空中搏杀算得上是武汉会战中中日双方空军的初次交手。

该日中午时分,日军由轰炸机和九六式护航战斗机组成的飞行编队共30余架自位于安徽的机场出动,下午1时许飞抵武汉上空,并借云层掩护开始对我实施轰炸。

在地面防空炮火的支援下,早已在空中机动待命的中国空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