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在武汉会战期间的积极奋战,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打乱和迟滞了日军大本营溯江而上直取武汉的原计划,速战速决被迫变成消耗性层层推进,正如战后史料所言,"沿江正面阵地,在我雷区封锁与海军炮队防守之两种力量控制下,从无一处被敌突破,使其不得不畏难而放弃其由水路进攻溯江西犯计划,而采用陆军迂回攻击之笨拙策略,因此适足达成我消耗战、持久战之目的,而完成歼灭战之任务。?k!a^n+s!h`u~d·i/.·c¢o?m′"另外一方面,以有效的战法消耗了日军的战争力量,为军事委员会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作出了自身的贡献。此外,江上作战也有力配合了陆上的防卫性作战,延长、扩展了防御时间和空间,正所谓,"不知道给我们取得了多少有利时间,来做保卫大武汉的充分准备,并且藉以完成长江上游各项防战设施"。
回首往事,60余年过去了,当年中国海军在长江之上奋勇杀敌之声犹在耳旁。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万千。水兵虽勇,但一支只能苦战于国内大江之上的海军绝不是一支强大的、足以保卫国家领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海军。_l!o*v!e*y!u?e¨d?u.._n!e.t¨海军的战场应该在、也必须在蔚蓝的大海之上、深蓝的远洋之中。
//
***************
*第六章狠"毒"的侵略者
***************
日军细菌战犯石井太郎日军以活人作细菌试验国军用缴获的防毒面具冒着毒气作战日军的细菌炸弹 1938年8月22日6时30分许,在久攻不下屡遭严厉斥责之后,日军波田支队所属第2联队和第3大队借助风势和有利地形,在赤湖东北城子镇朱庄附近悍然向一直顽强坚守阵地的当面中国军队隶属第九战区第三集团军的第81师发射了大量毒剂筒。
---------------
毒烟弥漫
---------------
1938年8月22日6时30分许,正如在一份战后所发现日军作战命令中记述的那样,"波田支队受顽强之敌的抵抗,战况无大进展",在久攻不下屡遭严厉斥责之后,日军波田支队所属第2联队和第3大队借助风势和有利地形,在赤湖东北城子镇朱庄附近悍然向一直顽强坚守阵地的当面中国军队隶属第九战区第三集团军的第81师发射了大量毒剂筒。?j_w¢x*s?.^o¢r*g^
日军事前作了精心计划和准备,只等有利的气象条件,而相比之下,中国守军事遭突然,悴不及防,战局顿时发生逆转。在大约400多个毒剂筒投放完毕后,全副放毒装备武装起来的日本士兵开始小心翼翼向守军阵地试探进攻。与往日不同,只有一些极其微弱的射击。纵是如此,吃尽苦头的日军仍然不敢迅速突进。
惨无人道的日军毒气战给中国守军造成严重损失,根据战后日军报告的记录,阵地中"中毒严重不能行动者"并遭剌死的高达300多,而根据负责该战区作战的陈诚所致蒋介石电报中所汇报的那样,"今晨敌使用窒息性毒气向我大屋、何城子镇进犯,我八十一师守兵两营中毒,口鼻出血,除三人逃出外,余均壮烈牺牲。"
8月29日,日军在强度漯河时,在中国守军的猛烈炮火下伤亡甚大,进攻陷于停顿,于是紧急调来化学战分队,向我阵地发射了多发毒气弹。在30日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于学忠所致上级的电报中言到,"艳亥(29日)六安漯河东岸敌初以催泪性毒弹向我漯河西岸射击,强行渡河。卅晨一时继改用窒息弹,我一一四师之一排全部牺牲……",9月27日,陈诚在汇报前线战况的电报中在此提及,"何师(第十六师)攻击王家铺附近窜入之敌……激战至晚,敌机、炮轰击至烈,并射毒瓦斯甚多……",
与九战区并肩作战的第五战区也遭受到多次毒气袭击。
在9月12日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向指挥部转发的其下属44师报告电文中说,"灰日(10日)戌派员率领卫生队赴松杨桥南一带高地收拾伤亡,行抵全叩湾附近,瞥见有中毒至死之水牛多头,先行人员亦相继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