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9章 谋士分道,英雄起步

第9章 谋士分道,英雄起步

茅庐之外,清风徐来,竹影摇曳。.k·a¨n¢s·h¨u_j*u+n/.*n+e?t\

刘备立于院中,身姿挺拔,对着屋内的两位雅士深深一躬,声音恳切而沉稳:“备德薄能鲜,然匡扶汉室、拯救万民之心,天地可鉴。今黄巾虽平,董贼已除,天下却分崩离析,群雄并起,百姓流离失所,日夜哀嚎。备每念及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幸得子元相助,方有今日立足之地。然欲成大业,非集天下英才不可。闻元直、奉孝先生大才,特与子元前来,诚请二位先生出山,助备一臂之力,共安天下!”

言罢,刘备长揖不起,其身后的陈子元亦是躬身行礼,神情肃穆。

屋内,徐庶与郭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他们见过太多虚情假意的诸侯,言必称皇室,行则图私利。

可眼前这个刘备,言语间没有半分矫饰,那双眸子里透出的,是真真切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尤其是那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配上他风尘仆仆的模样和眼中的血丝,足以让任何心怀天下之人动容。

徐庶率先起身,快步上前扶起刘备,激动地说道:“玄德公,庶本一介布衣,空有微末之学,何德何能得公如此厚待!公既有此仁德之心,庶愿追随左右,为公执鞭坠镫,万死不辞!”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既是感动,也是下定决心后的激昂。

他知道,选择刘备,意味着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前路漫漫,荆棘丛生,可这颗赤诚之心,却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刘备闻言大喜,紧紧握住徐庶的手,眼中泛起泪光:“得元直相助,备如鱼得水,汉室有望矣!”

一旁的郭嘉却依旧安坐,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目光在刘备和陈子元之间流转,最终落在陈子元身上。

“玄德公仁德之名,嘉亦有耳闻。今日一见,果非虚传。”他话锋一转,看向刘备,“然嘉性情疏懒,闲云野鹤惯了,恐不适军旅之事。¢w′o,d!e*s¨h^u-c′h¢e.n`g?._c?o?m′况且,天下英雄何其多,袁本初四世三公,兵强马壮;曹孟德挟天子以令不臣,雄才大略。玄德公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胜过他们?”

这番话尖锐直接,毫不留情。

徐庶闻言,面色微变,欲要开口,却被刘备抬手制止。

刘备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再次躬身,诚恳道:“奉孝先生所言极是。论家世,备不及本初;论权谋,备或逊孟德。备所能凭恃者,唯‘信义’二字而已。信于天下,义于兄弟,仁于百姓。备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等上下一心,以仁政治天下,终将赢得民心,民心所向,天下可定!”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他没再追问,只是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朗声笑道:“好一个‘信义’!好一个‘民心所向’!玄德公,嘉暂不能应允。嘉欲亲身走一遭这万里江山,看一看这世间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若他日玄德公真能席卷天下,嘉自会前来投效。”

说罢,他站起身,走到陈子元面前,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与赞叹:“子元先生,你我虽未深谈,但嘉知你胸有乾坤。能于微末之际辅佐玄德公至此,这份眼光与手段,天下谋士无出其右。只是可惜……”他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既有棋逢对手的欣赏,又有一丝未能并肩的遗憾,“嘉很想看看,你这双能看透迷雾的眼睛,究竟能为玄德公铺就一条怎样的通天大道。告辞!”

郭嘉大笑着转身离去,身影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备虽有惋惜,却也敬佩其风骨,目送其远去。

最终,唯有徐庶,背上了行囊,坚定地站在了刘备的身后。

回到奉高城,刘备立即拜徐庶为军师,与陈子元共掌军机。

而陈子元,则将精力投入到了一件更基础,也更重要的事情上——为麾下将领们开课。

奉高城的校场旁,一间临时搭建的讲武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s′i,l,u/x-s¨w..-o\r_g\

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众将领,尽皆在座。

他们都是沙场宿将,惯于冲锋陷阵,此刻却像蒙童一般,正襟危坐,面前摆着竹简和笔墨,目光灼灼地盯着前方高台上的陈子元。

陈子元一袭青衫,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竿,指着身后挂着的一副巨大堪舆图和几张画着兵种阵型的图纸,声音清朗地回荡在堂内。

“诸位将军,以往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