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秋山。"
蔡琰的筷子顿在半空,甄宓的眼睛亮了一瞬,又很快暗下去:"可陛下..."
"陛下准了。"陈子元握住两人的手,"水师的事定了,鲜卑的事..."他顿了顿,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明日只看山。"
第二日清晨果然晴好。
蔡琰穿了件藕荷色的夹袄,甄宓在发间插了朵小菊,两人各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桂花糕和蜜渍梅子。
陈子元刚要扶她们上马车,门房匆匆跑来,额角挂着汗:"丞相,陛下的黄门到了,说有急事。"
蔡琰的手指在他袖上轻轻一攥,又松开。
甄宓替他理了理冠带,指尖在玉冠上停了片刻:"早去早回。"
,!
承明殿里的炭盆烧得正旺,刘备站在大幅舆图前,手指点着雁门郡的位置。
陈子元刚行完礼,就见他抄起案上的边报掷过来:"丘力居统一了鲜卑各部,二十万骑兵在长城外扎营。"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探马说,他的前锋离雁门只有三百里。"
陈子元展开边报,墨迹未干,还带着北疆的寒气。
他望着舆图上那条蜿蜒的长城线,想起去年巡视边镇时,看见的破损城砖、缺员的烽火台——蜀汉的精锐都在荆州、汉中,万里边防线,守得住吗?
"子元。"刘备的声音里带着疲惫,"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陈子元抬头时,看见殿外的梧桐叶正打着旋儿往下落。
他想起昨日蔡琰替他系冠带时说的话:"元郎,你眼里的火,比刚入蜀时更旺了。"可此刻,那火里又添了些别的——北疆的风卷着沙,吹得舆图簌簌作响,他听见自己说:"臣需要三日,查清楚边镇的粮、兵、城防。"
刘备点头,目光扫过他腰间的鱼形佩——那是周仓昨日硬塞给他的,说"这是水师的魂"。
殿外传来黄门的通报声,是诸葛亮到了。
陈子元望着诸葛亮踏进门的身影,忽然想起庞统密报里的最后一句:"夷州的船,挂着鲜卑的狼头旗。"
风卷着梧桐叶扑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响。
承明殿的烛火晃了晃,将两个谋士的影子叠在一起,投在鲜卑的舆图上。
喜欢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