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士,选调为政府公务员,在省城那边一个市委机关工作,然后又被招入研修班,作为未来高级行政人才培养。
“我没说错吧小米?”他问米欣。
米欣还那样,微笑,点头,没多说。座中即有人恭维:“郭市长怎么会错?领导水平高,脑子特别好,早几年就研究生毕业了。”
郭志同开玩笑,说他也就凑热闹混了张文凭,研究些啥自己都搞不清楚,疑点重重。不像人家小米来历清白,档案上的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他特别询问:“他们这两个对你怎么样?”
他指着座中镇书记和镇长。米欣笑了笑道:“很好的。”
“我要检查。”郭志同说。
他检查什么呢?饭后,一行人匆匆离开盘山镇,郭志同居然还能抽空,在离开前领着书记镇长一起去米欣的宿舍,检查本镇是否重视人才。其余事情他一概不问,就查一件事:住得怎么样。米欣是镇长助理,镇上安排她跟妇联主席住一个房间,房间还算宽敞,郭志同却摇头。他问:“你们盘山镇穷得只剩下半间屋子吗?”他说小米除了参加基层工作锻炼外,还得撰写她的高级研修论文,两个年轻女干部住在一块,不说话行吗?难免互相干扰,谁来帮她完成论文?书记还是镇长?水平够吗?站在一边的两个镇头头连忙一起表态,说镇政府房间紧张,干部住宿条件不好,但是无论如何一定给小米调个单间,宁可把他们俩自己的房间拿出来交给小米。
米欣说谢谢领导关心,这房间很好,不影响她写论文,不用调,真的。
郭志同说:“小米别怕他们给你穿小鞋。他们要敢吃你,告诉我。”
他开玩笑,他说咱们这里只会种水稻产大米,没种过小米。物以稀为贵,得特别珍惜。姓米的在本县真是不多见,只知道当年北宋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其中有一个米芾。没准姓米的都练书法有家传?什么时候请小米写几个字,裱起来挂墙上欣赏。
镇书记和镇长在一旁起哄,说小米的字还真不错,不像现在一些大学生离了电脑不懂横竖撇捺,自己的名字放在纸上都是东倒西歪。小米真可以写几张送给郭市长。郭市长水平高,古时候的书法家都认识,让郭市长看中了可不容易。
小米有些难为情,她说哪里呀,让你们领导说得挺不好意思的。
镇上立刻张罗给米欣调房子。米欣很自觉,只说领导关心心领了,房子不用调,这么住挺好。屡劝无果,镇书记给郭志同打电话请示,说,这可怎么办?小米真坚决,或者就算了?郭志同不高兴了,不是对小米,是对该书记。郭志同说,你怎么连个小事都办不清楚?你什么学历?小学没毕业吗?该书记一听这话说得重了,很发愁。苦思冥想,忽然想出了个主意。他到市里找市妇联主席,说本镇妇联主席年纪轻,工作热情高,但是妇女工作不熟悉,办法还少。书记提出让镇里的小主席到市里跟班,向市里的大主席学习一年,帮着烧水泡茶,也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知道怎么搞妇女工作。市主席大喜,因为她那个单位人少事多,有人帮着打杂,不必占编制开工资,何乐不为。镇里这个小主席也高兴得不行,她是城关人,丈夫孩子都在市区,到市里帮忙可以兼顾小家庭,还混个脸熟,有利于争取日后联系调市里大机关,因此喜不自禁。镇里少个人手,天塌不下来,小主席走后腾出屋子归小米独占,很自然,不勉强,不劳小米费心谢绝,其他干部也不会有意见。郭志同的要求因此不折不扣得到了落实。
郭志同高兴了,表扬说:“水平不错,达到本科。”
那一段时间郭志同经常到盘山镇,忙碌其大通道和公路隧道。有一天他带来一批贵客,其中有两个老外,一男一女,个头特别高大。郭志同亲自陪同贵客上山,查看规划中的隧道工地,亲自介绍周边环境,忙了一个上午。由于来的有老外,镇上食堂酒家没人会做西餐,中饭免了,赶回市里,一行人只在盘山镇喝了点水。事前郭志同交代除了备茶,要给客人煮咖啡。镇上谁会弄那玩艺儿?还得叫小米。小米不是老外,却是重点大学硕士,省城来的高级人才,现学现研究,总比纯种本地土包子强。
结果小米做的咖啡客人挺满意,靠的也就是两罐雀巢。两老外中那女的是头头,人称阿贝尔小姐,她在喝咖啡时高兴了,讲出一句洋话,随行翻译没听明白,呆在一旁发愣,小米忽然就接上去,叽里呱啦跟老外说开了。
郭志同大惊。他问小米:“阿贝尔小姐说什么了?”
小米对领导一乐,竟开玩笑:“她说了,‘认识你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