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轻松愉快
d. 神秘莫测
这次她稍微有了点把握,选了b,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想:“‘雨巷’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如果是虚写,那‘压抑’是不是太直白了?”
教室另一侧,憬珩正盯着同一道题,表情痛苦。
“丁香姑娘?这什么跟什么啊!”他抓了抓头发,小声抱怨,“诗人是不是太闲了,下雨天不回家写作业,在巷子里瞎逛?”
他看了看四个选项,决定采用他的“经典答题法”——点兵点将。
“点兵点将,骑马打仗,点到是谁,跟我走——不走的,是小狗!”他的手指在选项上虚点着,最终停在了d。
“好!就选d!”他大笔一挥,信心满满地涂上答题卡,完全没注意到d选项是“孤独的自己”,而诗里明明写的是“姑娘”。
翊尧已经翻到了后面的文言文阅读,对现代诗部分,他只看了一眼题目就随手选了a。
“象征什么?反正不是爱情就是理想,随便选一个。”他漫不经心地转着笔,目光扫向窗外,似乎对考试毫无压力。
他的作文甚至已经写了个开头:
《难忘的一刻》
最难忘的一刻,是我第一次逃课去河边钓鱼……
刘老师从他身边经过,瞥了一眼他的卷子,嘴角抽了抽,但没说什么。
诗妍终于熬过了诗歌阅读,翻到第二篇现代文阅读,题目是《老槐树》。
老槐树长在村口,树干粗得三个孩子才能合抱过来……
她刚读了个开头,突然发现第三题的题干里有个词——“斑驳”,她一时想不起准确意思,只能靠上下文猜测:“‘树皮斑驳’……应该是‘破旧’或者‘颜色不均匀’的意思吧?”
她犹豫着,在答题卡上选了b. 表面粗糙不平,但心里仍然不确定。
考试才刚开始,她已经感到有些吃力。
当诗妍翻到试卷最后一页,看到作文题目——《世界的点滴给我们带来的希望或思想启发》时,她的眼睛微微一亮。
“这个题目……我可以写那束向日葵!”
她几乎没有犹豫,提笔在作文格上写下标题:《向阳而生》。
诗妍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文字如溪水般自然流淌:
去年冬天,我因为一场重感冒请假在家。那几天阴雨连绵,我的心情也像天气一样沉闷。直到有一天,妈妈带回了一束向日葵,插在窗台的花瓶里。
那束花并不昂贵,甚至有些普通,可当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来时,金黄色的花瓣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熠熠生辉。我躺在床上,看着它们微微仰着头,追逐着每一缕光线,即便在阴天里,也固执地面向窗外,等待太阳的出现。
妈妈说:“向日葵又叫‘太阳花’,因为它们永远朝着阳光生长。”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诗妍完全沉浸在写作中,甚至没注意到刘老师从她身边经过时,目光在她的作文上停留了几秒。
她的文字继续流淌:
我们总说生活艰难,学习压力大,可向日葵呢?它们生在泥土里,风吹雨打,却从不低头。哪怕只有一丝微光,它们也会调整姿态,固执地追逐希望。
后来,我的病好了,但那束向日葵枯萎了。妈妈想扔掉它,我却舍不得。我把它的种子收集起来,今年春天种在了阳台的花盆里。现在,它们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芽,小小的叶片努力伸展着,像在拥抱整个世界。
原来,希望就是这样——即便在黑暗里,也要相信光会来。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刘老师的声音响起。
诗妍写完最后一句,轻轻舒了口气,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后,合上了试卷。
另一边,憬珩正抓耳挠腮地往作文纸上硬凑字数:“……所以,世界的点滴真的很重要!比如我昨天吃的煎饼果子,它让我明白了……”
翊尧早就写完了,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作文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但仔细一看,全是各种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珺弛是全班第一个交卷的,他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目光落在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时间到,停笔。”刘老师拍了拍手,“从后往前传试卷。”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有人长舒一口气,有人小声哀嚎,还有人不死心地趁机多写几个字。
诗妍把试卷传给前面的同学,心里既轻松又忐忑。
“不知道作文写得怎么样……”她悄悄看了一眼珺弛,发现他依然沉默地望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