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 第4章完结

第4章完结

僧和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有什么关系呢?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代人从玄奘身上能感悟、学习到什么?

第一,玄奘身上最宝贵的精神乃是追寻真理不避风险,面对各种挑战绝不退缩,甚至冒着付出生命代价的危险。

玄奘是位高僧,在他心目中佛教佛法就是真理,玄奘为了追求心目中的真理不惜偷渡出境,经历了许多严酷的考验,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恐怕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必须具备的。一个民族如果过于现实过于实际,并不是优点。汉民族就非常实际非常现实,但过头就是很大的缺点。我自己在复旦大学教书,现在复旦大学有自主招生权,也就是说可以在全国招几百个学生,不通过高考,因为我是考试委员会的委员,很多家长来找我。我在国外也读过书教过书,和国外的家长也接触过,每到这个关口,国外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和老师讨论,国外家长问的是:“我孩子的天性、性格、长处适合学什么?”而在中国我碰到家长问的是:“孩子学这个专业将来能找到工作吗?这个专业的前途将来好吗?”总得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先不顾眼前的现实利益吧,不是所有的学问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一定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知道有什么用吗?当时牛顿拼命证明万有引力不过是要证明上帝的存在。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他知道有什么用吗?能带来GDP的增长吗?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无用方为大用,你怎么知道没用?总得有一些人追求纯粹的真理,不要过多地考虑现实的作用。一个民族当然要有很多人去做实际的工作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总得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去做一些暂时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事情,而玄奘这种精神在日益现实的今天就特别可贵。倘若我们仔细考察玄奘在印度的留学生活,我们会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玄奘不仅是一个佛教徒,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弥勒学者。现在中国佛教主要的是阿弥陀佛,在唐朝以前中国人主要信奉弥勒佛,不是今天前面有金元宝的弥勒佛,而是一个非常健壮、有胸大肌腹肌、留着胡子的壮小伙,今天的弥勒佛是宋朝流传下来的。玄奘是虔诚的弥勒学者,不是弥陀学者。中国人在翻译佛教时有个习惯,经常把“阿”丢掉,比如我们说的罗汉,标准是叫“阿罗汉”,是“永不退转”的意思,“阿”就是“不”的意思,现在简称为“罗汉”就变成“永远退转”,弥陀也一样,阿弥陀佛是“不死”的意思,长寿不死的一个佛,弥陀佛就是死的意思,但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