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 第34章完结

第34章完结

关于爱情的意义,从经典文学中看还有很多,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审美活动是对生命的讴歌,是人类走向完善的阶梯。-优*品,小-税,蛧? ,庚_欣+蕞^哙,爱情的美感高于性感,爱情没有性感不行,离了美感更不行。你不觉得和他在一起是幸福的,怎么谈爱情?多一些对社会的回报,才能叫做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他们成熟的美是和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分不开的,也是和他们随着岁月的更替、年龄的增长、爱心和责任心的深化强化、不断地完善自己是分不开的,爱情会促使人认识生命可贵,促使人完善自己。在社会上在周围可以看到感情的事例,许多家庭、亲人之间患难相扶、相濡以沫、相互鼓励,创造价值更好地回报社会,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爱情使人走向完善的一种表现,在经典作品中也有不少精彩的描写。

我们说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举一下唐代诗人元稹的悼亡诗,在一代文人所写的悼亡诗中,元稹的三首《遣悲怀》特别有名。谢道运是个非常有才的才女,元稹用谢道运来比喻他的妻子,他的妻子20岁嫁给元稹,7年后就去世了,这7年正好是元稹最艰难的日子。元稹说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他是个很贫穷的读书人,事事都不顺利,生活很拮据很艰难。*k?u?x*i-n?g~y!y¨.·c\o+m^在看见元稹没有衣服穿的时候,外出要想找一件好衣服都找不到,她就打开箱子不断找。元稹想喝酒但没有钱,缠住她让她给钱,她没有办法把钗子换钱喝酒。她原来哪里吃过这样的苦。烧柴都困难的时候,就捡树杈树枝当柴烧。“到了今天我做官做大了,俸禄过十万元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遣悲怀》这三首诗的感情都很沉痛,内在本质非常好。那么多人喜爱它,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从情感上说是人间最善良最真诚最纯洁的一种感情,具有很高的人文性。很多人很长时间不讲人文性了,人文性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民的生存的意志、生存理想和生存愿望,我们中国许多普通老百姓就是靠着善良、真诚、纯洁的感情维系着我们文化的血脉,浇灌着哺育着我们文化生生不息的根苗,文化或者文学艺术作品最崇高的价值最深广的意义也在这里,从根本意义上说,也看它是否能艺术表达出人民的生存愿望和情感。我不是要抬高元稹的诗,诗赞美普通人民生存的理想,就会受到人民的欢迎,这三首诗正是有着这样的情感,才会引起后世无数读者的共鸣。-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元稹在这三首诗里表现对第一位妻子的感情是真挚的。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5)

但据考证,元稹在情感上并不是非常专一的。那么这几首诗为何还得到很高的评价呢?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对唐代的文人,不要用后代或现代的标准去苛求,唐代文人几乎没有人没有第二位、第三位妻子,那时叫妾。第二,元稹的这三首诗在他所有诗中是写得最好的,表现的是最真实的情感,表现他没有发迹没有当官之前很困苦的时候和妻子过的一段相濡以沫的生活,患难相扶,贫贱夫妻的生活,表现得非常真实。第三,元稹的妻子确实值得我们用诗歌去歌唱她,她本来是个千金小姐,她是父亲最偏爱的女儿,嫁给他以后并不因为他贫穷就对他不好,反而对他非常好,他那时不知道珍惜,有时还会对她发脾气,情感是非常真实的。虽然后来元稹对感情并不是非常专一,但很多学者都讲过,我们看一首诗,对诗人来讲,做人第一,做诗第二,但诗成以后,只能够以诗论诗,不要把诗人和诗完全混为一谈。诗成以后,我们不要以人来论诗,不要认为人不好诗就不好。

接着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短篇小说——《聊斋》中的《娇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概五百篇,记载人和花、鱼、神、鬼、狐之间的爱情纠葛,美不胜收,书中那些漂亮的鬼、狐、神、花、丫头等等,在君权、男权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高举着“我的婚姻我做主”的旗帜,高举着“真诚善义深情”的火把,大胆地追求健全的人性,去刺破人间的虚伪,去拥抱爱情和幸福,是令人倾倒的。无论我是在年轻时还是现在读《聊斋》,都是非常佩服蒲松龄的,在那时能够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我个人特别喜欢他写的知己真爱,异性之间不旦存在性爱,还存在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知己感,在他所写的知己之爱中我最喜欢《娇娜》这篇。他写的狐狸化成人,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震撼。如果你细读原著,感受大不一样,这篇小说不仅情节起伏,语言描述整体看来非常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