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大纵深战役理论 > 第7章完结

第7章完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比较“超脱”地得出以下结论:大纵深战役理论是集体劳动的结果。-k/u`n.l,u^n.o*i*l,s\.¨c·o+m·首创者是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领导人及总参谋部、军事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布柳赫尔、乌博列维奇、亚基尔等领导部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性研究,使其尽可能切合战争实际。

四、大纵深战役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

浏览本书选译的著作,可以大致勾画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发展轨迹:

1928年,图哈切夫斯基向伏罗希洛夫呈送关于改建红军和为其装备现代化新兵器特别是坦克和飞机的报告。它是在业已公布的文件、材料中最早提到大纵深作战思想。

1929年苏联实行改建武装力量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着手制订更有效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武装斗争方法。这些重要的任务由工农红军司令部,首先是作战部承担。

同年,特里安达菲洛夫在其呈送的报告中,提出把坦克编成三种坦克群,用来压制敌配置全战术纵深。^w\a.n\o¨p+e~n¨.?c-o!m!1929年野战条令反映了特里安达菲洛夫对坦克使用的观点。工农红军摩托化和机械化部副部长К.Б.卡利诺夫斯基也仔细研究了各种坦克群的战术。这实际上奠定了以诸兵种合同作战为基础的大纵深战术的首要前提。特里安达菲洛夫在这一年还出版了专著《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该书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

1930年初,伏龙芝军事学院根据大纵深战斗的新原则进行了图上和现地战术作业,为在全军推广这些原则起了重大作用。

1931年,特里安达菲洛夫向工农红军司令部呈送了阐述大纵深战斗和战役基本观点的《军队改建后战术和战役法基本问题》。在高级指挥人员范围曾对此报告进行广泛讨论。

1932年4月20日和5月20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听取了叶戈罗夫题为《新阶段工农红军的战术和战役法》的报告提纲。不久,以报告提出的原则及来自部队的反映和意见为基础,撰写了《关于组织大纵深战斗的临时指示》,经陆海军人民委员批准后作为正式守则,于1933年2月下发部队。^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1932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开始上大纵深战斗战术课。学院印发了讲义。大纵深战斗理论初步形成。由于这一理论已触及苏军战役法一系列基本问题,该系在1931年秋季开始对大纵深战役理论进行同步研究,并在1932年开设了关于现代大纵深战役新问题的课程,编写了题为《突击集团军大纵深进攻战役》的第一个图上战役想定,分发其他学院和各军区司令部。在该院印发的《大纵深战役原则》著作中,开始阐述大纵深战役实施样式和方法的应用理论。

1933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进行了大规模战役性军事导演,并就大纵深战役若干原则问题产生了争论,主要焦点是摩托机械化集群能否在敌正面前及在敌战役纵深脱离诸兵种合成兵团独立行动。

1934年12月,新成立的国防人民委员部所属军事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确定大纵深战斗不是作战类型,而是进行各种战斗行动的新样式、新方法。伏罗希洛夫在致闭幕词时指出,“任何战斗都称为大纵深战斗……现代战斗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大纵深战斗。”工农红军司令部根据此次会议决议,制定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于1935年3月9日由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批准颁发。

1936年,颁布新野战条令(《暂行野战条令—36》),该条令充分反映了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的基本原则,被认为是制定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最后步骤。在当时的苏联军事著作中,大纵深战役被视为在主要突击方向作战的突击集团军进行的战役。

1937年发生了肃反扩大化事件,殃及军队大批高级指挥人员。对创立大纵深战役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柳赫尔、亚基尔、乌博列维奇、谢佳金、格里亚兹诺夫等将帅相继被杀害(叶戈罗夫殁于狱中),这一理论遭到怀疑,他们写的所有作品都被禁阅。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也停止了对大纵深战役基本问题的研究,有的原则,如摩托机械化兵团在正面前行动和向纵深发展突破,遭到否定。在西班牙战争及苏联出兵白俄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