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 第3章完结

第3章完结

总之,机关算尽,日军一方面要"攻占汉口附近地区",并要集中全力"尽量缩短汉口作战时间",计划"以初秋为期,占领汉口",而另一方面则是"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但朗朗乾坤,岂容豺狼当道?

武汉会战前,中国军队已历经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徐州会战,既取得了一定战果,包括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但也付出了大片国土沦丧、抗击战线递次后退的代价。~x/w+b!b′o¢o?k_..c/o`m,痛定思痛,特别是徐州会战的有益经验为中国军队准备武汉会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总结经验教训并吸收前期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中共代表团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2月在武昌提出了题为《第三期作战计划》的武汉会战基本构想。

与日军的意图针锋相对,中方的会战总体构想是,"要以持久战、消耗战,打破敌人速战速决之企图","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使不能达速战速决之目的,而消耗疲惫之","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

针对武汉周围皆为沼泽地区,湖港甚多,山岭甚少的总体军事地理情况,构想提出,会战要"以各战区为外廊,发动广大游击战,同时新构筑强韧阵地于湘东、鄂西、皖西、豫西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也就是将防御的重点设立在武汉外围地域,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将作战力量"务立于外线地位与敌作战,确保机动之自由",特别要"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实施战略相持,争取作战4~6个月,予敌以最大消耗",同时以部分兵力在华东、华北开展游击作战以牵制日军。

《新华日报》在1938年1月发表的一篇题为《怎样保卫大武汉》的社论中也指出,"欲保卫武汉,必须先从远后方去牵制和打击敌人。从野战中去消灭敌人,这才能争取时间,加强起大武汉的防卫力量,建立起新的军备,以准备决定胜负的战斗"。?秒/彰?踕-暁^说,惘! \首+发^社论并特别强调,"不论敌人故作声势企图在钳制方面吸引我军,或是一时的转移进攻方向,我各战区的作战部队必须坚持主动一改过去互不配合被敌人各个击破的错误,必须在各自战区坚持长期抗战,发动和配合群众的游击战争,以纠缠和阻止敌人的深入。"

//

---------------

针锋相对的战略方针(2)

---------------

守卫在江西省九岭山麓的中国军队

随着战局的发展,会战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1938年6月8日,军事委员会制定了《保卫武汉作战计划》,其作战基本方略是,"以聚歼敌军于武汉附近之目的,应努力保持现在态势,消耗敌军兵力,最后须确保大别山、黄麻间主阵地,及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各要线,先摧破敌包围之企图,尔后以集结之有力部队,由南北两方面向沿江夹击突进之敌。"

在9月16日制定的《武汉会战作战计划》中再次明确,"以自力更生持久战为目的,消耗日之兵源及物质,使敌陷入困难,促其崩溃"。该计划强调,"预期在武汉外围与敌主力作战四个月,予敌以最大之消耗,粉碎其继续攻势之能力"。

//

---------------

会战准备:全而不周

---------------

中国炮兵向敌射击

国民政府为武汉会战组织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依据已经确定的作战方针,军事委员会向有关各战区提出的总要求是,"战区之军队及行政、党务各机关,无论在何情况下,绝对不准离开原战区,东击西应,奇正并用,以收长期抗战之效"、"各战区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