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夜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夜 > 古典白话合集 > 百家公案 第21到30

百家公案 第21到30

进门,将婢女斩杀,直入韦娘睡房。韦娘大惊,忙问:“叔叔深夜至此为何?”郄元弼说:“为嫂嫂而来。嫂嫂若念小叔青春,肯成就好事,我终身感戴;若不相从,利剑在此。”韦娘哭道:“冤枉啊!”随即骂道:“大丈夫当立志行正道,烈女守身岂能苟合?纵使杀我,又有何惧?”郄元弼大怒,拔剑杀了韦娘。当时夜静三更,悄无人知,只有武亮采奉祀的神明钟馗目睹了此事。

,!

次日武亮采回家,见丫头被斩于门内,妻子被斩于房中,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无奈之下,只得向开封府告状。包拯心想这是无头案,如何处理?正要让武亮采先回家,等候日后发落,忽然听到座位后有人声,却不见人形。包拯细听,只听声音说:“妾身乃韦娘,是武亮采之妻。冤遇郄元弼某日来家拜访丈夫,丈夫不在,他见妾身貌美,作《长相思》调戏。妾身为丈夫守贞烈,不与他私言。数日后某夜一更,他又持剑闯入家中,想强行侵犯妾身。妾身骂他不从,他便杀了妾身及婢女。这冤情无人知晓,唯有妾身家堂上的钟馗一一可证。”

包拯听闻此事奇异,便说:“胡氏可来对质。”料想胡氏定会领命,于是差张龙、赵虎传郄元弼到公堂审问。一番拷打后,郄元弼因无见证,硬撑着不肯招认。包拯随即写了一道牒文:“我包拯自任府职,朝夕勤勉,只愿百姓平安无事。不幸遇胡氏韦娘命案,未知是何凶徒所为。先生作为武亮采奉祀的福神,可作质证,恳请驾临敝衙,万勿推辞。”写完令李万前往武家焚化牒文。

钟馗果然来到公堂,与包拯叙礼,详细陈述了郄元弼奸谋害命、韦娘贞烈不屈的情状。当时郄元弼已跪在堂下,哭喊道:“钟馗诬陷我!”钟馗执剑斥道:“你因奸计不成,谋杀两条人命,还要强争,是何道理?难道忘了作《长相思》调戏韦娘之事吗?”郄元弼闻言心惊,无言以对。钟馗作证后离去。

包拯令张龙将郄元弼捆打,钉上长枷,取了供状。判郄元弼杀死二人,罪当绞刑,等候二年秋决。又在武家立贞节牌,以表彰胡氏。后来郄元弼的性命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十三回获学吏开国材狱

断云:

淑云坚守贞志不嫁他人,国材含冤忍受半年牢狱。

包公判就昔日婚约成全,万古清正之风流传不休。

话说顺天任县的徐卿、郑贤二人,同窗数载,彼此敬重如管鲍之交,情谊深厚似张良与项伯。二人皆已成家,徐卿妻子只生一女,名叫淑云;郑贤妻子生有一子,名叫国材。后来二人科举中第,都在朝中担任议职。

正值端午佳节,徐卿邀郑贤一同观赏龙舟,在船上摆酒设宴。酒至半酣,徐卿说:“我与兄长相交已久,如今都为朝廷效力,彼此争光。我女儿与你儿子年龄相当,可结为配偶,不知兄长意下如何?”郑贤答道:“蒙你不弃,这自然是美事。只是你我虽有结亲之意,无奈没有媒妁之言,恐怕有所不妥。”徐卿于是取出一幅绡衣,分成两段,让郑贤收下,二人以衣襟为信物,立誓永不改变。随后携手吟诗道:

“幼女孤儿实可佳,郎才女貌两相夸。

凌云气概材堪栋,咏雪贤能淑女云。

愿女洞房花烛夜,教子金榜挂名归。

席间结襟为盟誓,相爱何须论采红。”

二人吟完诗,各自归家。

光阴似箭,人事变迁。国材长到十八岁,聪明俊慧,无书不读,六艺皆通。不幸父母双亡,国材安葬双亲后,整日攻读诗书,无暇料理家事,后来缺钱用度,便变卖田地以维持寒窗苦读的开销。没过几年,积蓄耗尽,家道中落。徐卿见他家贫,便违背先前的婚约,想把女儿另嫁他人,国材也不敢提及婚事,情愿写下解除婚约的文书。

淑云性格聪慧,精通文墨,听闻父亲忘记前约,不肯将自己许配给郑郎,在闺中忧愁烦闷,日渐消瘦。又过了一年,宗师考试,国材有幸考中秀才,在儒学西斋设馆教书,依旧苦志寒窗,效仿古人刺股的勤奋,潜心研究圣贤之学,期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

淑云听闻国材进学,悄悄派婢女雪梅带着十两白银、一只金环,秘密送给他。雪梅来到国材家,没见到他,便询问郑官人在哪里读书,国材的堂叔郑仁说:“你要找他,可到儒学西斋去寻。”雪梅赶到儒学西斋,果然见到国材,说:“官人万福,淑云小姐拜上,备有薄礼在此祝贺。+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国材收下礼物,对雪梅说:“蒙小姐错爱,如今赐我厚礼,我实在不敢当。只是小生已写了休书,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