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在外等候,张贴榜文:“若有人知晓妖精和小姐下落,赏钱五十贯。”次日清晨,包拯亲自到城隍庙焚烧牒章。冥司直符领命将牒章递送城隍,城隍即刻派遣阴兵四处搜查妖孽踪迹。片刻后阴兵回报:“是碧油潭千年金鲤鱼作怪。”城隍便发文书通知五湖四海龙君,务必捉拿妖鱼归案。龙君得知后派遣水族神兵沿江湖追捕,怎奈妖鱼神通广大,水族神兵皆被击败。龙君无奈上奏天帝,天帝遣天兵捉拿,那妖鱼却遁遍八荒难以捕捉。¢求?书\帮· ~首\发,因包拯连日在城隍司催办,城隍只得再联合龙君,下令封闭各海口搜捕。妖鱼被追逼得走投无路,竟逃入南海。
当时京都有位郑翁,平生乐善好施,家中挂着一幅淡墨绘制的“懒装观世音”像,每日虔诚供奉。一晚他梦见观音大士说:“明日你到河边来,引我去见包太尹,我会赠你一场富贵。”次日清晨郑翁到河边,果然见一位中年妇人手持竹篮立在杨柳树下。妇人对他说:“昨日碧油潭金鲤鱼被四海龙君追逼,逃入南海藏在琼蕊莲叶下,如今被我哄入篮中罩住无法逃脱。今日包太尹有榜文悬赏知情人,你引我去见他,等他判明此案,赏钱尽数赠你。”郑翁大喜,急忙引妇人到府衙。
此时包拯正与金丞相在厅上商议此事,公吏禀报后,包拯唤二人进见。郑翁将妇人所言转述,包拯道:“定是此妖无疑!”当即令妇人放下鱼篮,那妖鱼被佛力降服,在篮中如实供述了迷惑刘真、将真小姐摄至碧油潭山侧岩穴中的经过。包拯欲取出妖鱼烹杀,妇人道:“此鱼乃千年灵气所化,纵使烹杀也难除根,老妇带去自有处置。”包拯应允,命库中取五十贯赏钱给妇人。妇人出门后将赏钱交给郑翁:“这是报答你供奉我三年的辛劳,烦请将此事传扬于世。”说罢便消失不见。郑翁这才想起家中供奉的观音像,后来请画工绘制了观音手提鱼篮的形象,京都百姓纷纷效仿,这便是如今的“鱼篮观音”画像由来。
包拯差人到岩穴中找到金小姐时,她已气绝身亡,唯有心头微温。医者诊视后都说:“需得有缘生人之气引动方可苏醒。”包拯猛然醒悟,对丞相道:“小姐与刘秀才或许有前世姻缘,老夫今日就做媒人成就这段佳话。”遂唤刘真上前,让他用气息轻呵小姐,小姐竟真的苏醒过来!左右目睹者皆称此事绝非偶然。包拯大喜,命人将小姐送回丞相府。当晚刘真与小姐成亲,二人深感恩包拯恩德。次年刘真科举高中,官至中书舍人,生有二女,后来都出仕为官。如今京都仍流传着这段奇事,感叹其神异非常。
,!
第四十五回除恶僧理索氏冤
断曰:
贞妇冤魂千年恨,恶僧罪行一朝除。
事迹奏闻皇上赏,万古声名载史书。
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时,治政卓异闻名,百官钦服,就连仁宗皇帝也多次召他到便殿,询问政事。包拯坦诚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民情不能上达。
一日,包拯巡视治下,体察民风,来到济南府。公吏在驿舍迎接,次日打扫官署等候。包拯升堂坐定,司吏呈上进案卷,供他审视。包拯检察案卷中事情轻微的,当即当堂释放,让他们各安生业。被释放的罪人欢声动地,感恩戴德。
正决事间,忽阶前刮起一阵旋风,尘埃荡起,日色苍黄,堂下侍立公吏一时间睁不开眼。怪风过后,不见动静,只有一片手掌大的树叶吹落在包拯案上。包拯提起树叶,看了良久,遍示左右,问:“这是什么树叶?”公人柳辛认得,近前回复:“城中各处无此树,也不知树名。离城二十五里有座白鹤寺,三门里有两棵这样的树,高耸参天,枝繁叶茂。这叶子是从白鹤寺吹来的。”
包拯问:“你确定认得不错?”柳辛道:“小人住居寺旁,朝夕见到,怎会认错?”包拯料知必有冤情。
过了一夜,次日清晨升堂,佥押完毕,包拯便乘轿去白鹤寺,称要行香。寺中僧人连忙出迎,接入方丈坐定。刚献过茶汤,座下又起风。包拯忆起昨日旋风,即差柳辛随风吹方向查看。柳辛领命,那一阵风从地中滚出方丈,直至树下才息。柳辛回复包拯,包拯道:“此中必有缘故。”命柳辛掘开树下泥土。柳辛向左右邻讨得锄头,掘开三尺土,见一领破席,包裹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柳辛看得明白,入内禀报包拯。
包拯听说后惊叹:“这也太奇怪了!”亲自来看验,见妇人身上并无伤痕,只唇皮迸裂,怒目微露。包拯令撬开她的嘴,见一根竹签直透咽喉。包拯令掩好尸体,再入方丈,召集众僧询问,众僧都称不知缘故。包拯一时追查不出,转归府中,入夜